第25章 廿四(第3/6页)
作者:刘同柱
回想起那年背着生产队,趁寒冬腊月农闲之机,悄悄贩了几大口袋“二踢脚”出去倒腾,本想赚些活钱回来一家人过个宽裕年。不承想被人告发,不仅在全大队社员大会上挨了批斗,做了检查,还被罚,出门一天,给生产队缴回一元五角二分钱(当时社会工资)现钱,换生产队一天的工分。
——损呀!生产队一天工分只值一角八分钱。
辛苦在外倒卖了十几天,到总算账,最后竟倒贴进十几块钱。
现如今,政策放宽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时候,自个儿却揽上一身子伤病,完全是一只整天卧炕不起的病猫,连放在面前现成的吃食都快抓不起来喽,还思谋到外面抓野食?
越想心里越急,一阵剧烈咳嗽,咳出的痰里似乎带一些鲜红血丝。
眼下王存祥家强弱不等四五个劳力,继续经营着承包的三十多亩责任田,暂先是吃喝不愁。盖房时向亲戚借的粮债饥荒都已经还清,就是手头现金紧巴。
和王援朝同年龄段的青年现在大部分走向社会,家里劳力有富余的,不少后生、闺女出外去只几凹公社办的轮窑上揽工干苦力,或推坯子车,或拉土车,年岁小和体力弱的,安排在输送带上撒草根,每天有二、三元现钱收入。现在的公社集体轮窑已经承包给私人去经营,只要有苦,有力气,干活儿不偷懒,私人承包主都抢着要哩!
稍显活泛处事机灵的后生,不愿意靠卖苦力挣一份儿辛苦钱。他们瞅准做买卖这一行当——苦轻,来钱又快。
好容易赶上当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有本事不显示出来,是蔫货儿。没大本钱先从小买小卖做起,骑一辆旧自行车,或收羊毛当羊毛贩子;或走村串乡,把老百姓家散养鸡下的鸡蛋收上两大竹篓,驮到城市集市上倒卖,人们戏谑这批人称“导弹(倒蛋)部队”。
据小道消息透露,这批人挣的钱,比当时国家真正制造导弹的科学家挣得还多得多。于是,有了当时社会上很流行的一句话“(真正)制导弹的,(其收入)比不上一个倒鸡蛋的;拿手术刀(指大夫)的,(收入)不如一个拿理发刀的!”
千真万确!当时改革开放初起阶段,确是不争的事实。
就满囤渠村,大部分家庭现在是有粮又有钱。这不?新政策实施才几年,有好几户人家都开始准备盖砖瓦房了。
和王援朝过去同班的几个同学,和平、树正、满亮等,家里人都开始给张罗着盖新房,装修家,准备给娶媳妇哩。
只有王存祥家眼下的景况仍旧是:老人上了年纪又有伤病,地里苦重活儿不敢太上手;大儿子王援朝继续在宝丰中学读高中,不仅不挣钱,还继续着花家里的钱;女儿王素清十七岁,可一个女孩家家,只能在责任田里忙活儿;二儿王援越,三儿王文革,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还不能算成人,只能在大人看护下,守着几十亩责任田里刨食。经过几年历练,庄稼地里活儿已经主要靠两个大小孩儿在做。至少几年内,还不敢放出去做买卖闯荡社会。再者说,家里也离不开他们。
盖房时因沤坏柁梁,后来重新买柁梁而欠下账债,不得不把唯一的犍牛卖掉后,此后耕田耙地,带耧打砬硐,拉运庄稼,都明显受下影响。常常是别人家按照节令耕种完毕,他家才好意思向邻居,或外村亲戚家开口借用牛犋、车辆使唤,难免耽误节令,自然影响收成。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