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春荒断粮,猛娃完婚(第6/9页)
作者:张步忠
主意已定,他把王富民和韩大山招到家里,不容分说,按照自己想好的方案,直接分派任务。
“大山,你先把你们进山背脚的缺粮户统计一下。”他对韩大山说,“然后再把全村快要断顿的家庭也摸摸底,给我一个具体数字,我好按照人头做准备。”
然后对王富民说:“我是县参议员,你是保长,咱俩对这一方百姓——尤其是我们两家的佃户——都负有责任。我想这么着,麦收前青黄不接最后两个月,每十天在南庙放一次舍饭——当然只限于咱杜边村的断粮户——每个月,前两次由我家出粮,后一次由你家来出。具体如何实施,给哪些人发放,这些都由大山去安排。你觉得咋样?”
二先生虽然只是商量的口气,可他的眼神却告诉你,这一切不容置辩。王暮囊在他面前向来唯唯诺诺,到了这种时候,他尽管心里非常不愿意,也绝对没有反驳的勇气。于是,便顺水推舟地说:“你说得对,放舍饭虽然不能保证人人都吃饱肚子,但是加上‘菜菜活活,凑凑活活’,也不至于发生饿死人的恶性事件。”
就这样,四、五两个月,每逢初一、十一、二十一,杜边村在南庙架起锅灶,用包谷糁子、小米、黑豆、小豆、扁豆等各种杂粮,熬成稀溜溜的拌汤——肃家还特意在锅中额外加一点面条——一天三顿,对全村断粮户免费敞开供应,按人头管饱;大山还特意把剩下的汤水平均分配,让他们打回家里,加点野菜,再凑合上一顿、两顿。
这个春荒季节虽然难熬,但有这些有限的五谷杂粮垫底,总算没有发生极端的惨祸。
黄桂芳自从被柳三推进宋家门,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起初,她只想在宋家临时寄住一段日子,等熬过了饥荒,便悄悄溜走。接着,她按照柳三的主意,让自己的丈夫张耀祖装扮成债主,上门骗点吃喝——猛娃却对此信以为真——心虚之外,她开始有点内疚。后来此事被大山揭穿,猛娃并没有发作,甚至默认了她对耀祖的接济。直到这时,她才发现,猛娃其实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男人,她开始设身处地为猛娃着想。
女儿的出生,始终是她难以解开的一个心结。假如孩子的父亲是耀祖或猛娃其中任何一个人,她起码能够心安理得——因为一个是她的结发丈夫,一个是她现在同居的、名义上的男人。可事情偏偏不是这样,这让她尴尬而无地自容。在心乱如麻的时候,她曾想过,三个男人都沾过她的身子,她也弄不清究竟是谁下的种——待她冷静下来,仔细一算,分明就是柳三这个无赖——她就算再糊涂,也不至于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
她曾经含糊其词地对猛娃暗示过这件事,可猛娃并没有深究,反而对她说:“孩子生在我家,就是我的女儿;你是我的老婆,哪怕是你带来的,我也会视如己出。”事实也是如此,从孩子落地那一刻起,猛娃就对女儿百般宠爱,万般呵护。桂芳真的被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她觉得猛娃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更有一种男子汉的胸怀和大度。
她前思后想,不能再作为一个局外人袖手旁观,她应该为这个家做一点什么。
一天,她对猛娃说:“你不是讲过,大山提倡灾荒之年各家自救吗,咱们能不能做点生意,解决自家的口粮问题?”
“你说咱这个样,还能做啥生意?”猛娃说。
“你别忘记了你老婆是干啥的。我们那亳州,自古就是一个药材之都。我从小在药材堆里长大,结婚后又在婆家打理药材店面。只是因为那个不争气的死鬼,赌博成性,才把一份好端端的产业给踢打光了。现在呢,我是有劲使不上。”桂芳接下来说出她的具体想法,“我曾经去赵世才那里看过,他那药材,一个是品质上乘,另一个是炮制得法——有这两条就足够了——咱拿他的药材出去换粮食,你说咋样?”
“那咱的本钱从哪儿来?”猛娃依然疑惑不解。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