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春荒断粮,猛娃完婚(第5/9页)
作者:张步忠
“这个你不用管。人死了再风光,到了阎王爷面前还不同样要过那么多关口。”游伯很坚决地说,“老太爷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这人一辈子没儿没女,你们冯家的血脉也就是我的后代。多的我不敢夸口,按目前的花费,供春生娃考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
游永年在刘湘的队伍里跑马帮服役,每年多少有点津贴。那时候怕他们开小差,队伍里看管得很严,甚至连父母妻儿都没法联系,这份津贴就留了下来,想着复员回家后,能够干点啥子营生。可是等他回到家,媳妇孩子都遭了横祸,他一怒之下杀了仇人——开小差逃跑和杀人的双重罪名,逼得他远走他乡。为了躲避眼线,他首先卖了骡子,这是他当时的另一笔收入。后来在林场伐木,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几年下来,又多少攒了点工钱。到了冯家吃穿不愁,他把一路攒下的钱都换成硬货,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如今看到守信为孩子读书的事进退两难,想到太婆临终的遗嘱,这个节骨眼上不动用还等何时?——就这样,他没有任何犹豫,便作了决定。
春生的事就这样解决了。五年后,他如愿以偿考上了西京大学。他常常想,1948年春,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拐点——游伯在这个时候,使尽全力向上托了他一把,使他继续沿着求学的道路走了下来;否则,他必然会拐到另一个岔道,这一辈子可能就是一个房木匠或者车木匠。尽管可能在这个行当里,他也许很出色,可距离他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和理想已经相去甚远。他觉得游伯就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位贵人,他是站在贵人的肩膀上,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无论在学校读书,还是参加工作以后,他每次回家必定要看望游伯。直到他老人家归天之后,他给太爷、太婆、母亲扫墓,也一定要到游伯坟上焚香、烧纸,添几把黄土,放几支野花。
去年夏收刚过,红树沟牛元刚出山置办日用杂货,顺便到杜边村探望儿子。韩大山把他请到家里,热情招待了一番。饭食端上桌,牛保长拿起烙成碎片的葱花油饼吃了几口,微微皱起眉头,面露难色。
大山首先开口:“老哥再尝尝臊子面。”
老牛挑起断成一节节的面条,没等他开口,大山接着说:“今天不怕你老哥笑话。诚心待客,谁都会尽量拿出家中的好东西。可如今这馍不成形,面不成条,吃到嘴里发甜不说,还粘牙。你也知道,今年正值夏收,老天爷一连下了二十多天淫雨,麦子烂在地里生了芽,就这还只抢回来六七成。你看,这样的麦子还给你,咋能拿得出手?”
牛保长低头吃着菜,脑子里正在打转,并没有立刻吭声。大山索性拿出自己早已想好的方案:“要不今年的麦子先欠着,等明年有了好收成再还给你?”大山稍稍缓了一下,“人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既然欠着你的,明年开春,我们就不好开口向你再借,只好自己另找出路。你要还不放心,咱们再重新写个字据?”
听到这里,牛保长完全明白了大山话里的意思。心想,任你再催,反正他也还不起,与其伤了和气,还不如作个顺水人情。于是很爽快地说:“都是自家兄弟,知根知底。年年打交道,谁还信不过谁?就按你说的办。”
今年开春,借不到粮,安抚肚子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大山把跑山的兄弟们招呼到南庙里,简单交代了几句:“去年的芽芽麦子还不了账,今年再去山里借粮张不开口。全村缺粮户,大部分都是咱跑山的人。大家说咋样才能度过春荒?”他并没有等待人们回答,继续说他自己的想法,“我呢,尽量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多揽点活——只要能挣下脚钱,就有办法买到粮食。除此之外,就是各家老小一齐出动,在野菜上多下点功夫。还有,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开动脑筋进行自救。”
春天万物生发,麦田里的麦皮、荠菜,石窖园子里的马齿苋、蒲公英,田埂上的白蒿、雪蒿、艾叶,院子里的香椿、白椿、花椒嫩芽,村子周围的槐花、榆钱,山里的野葱、野蒜、野韭菜,……一茬一茬、争先恐后地往外冒。然而,形势的发展,还是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各种能吃的嫩芽、树叶,只要一露头,很快就被抢光;人们开始往山里跑——可是能吃的东西就那么一二十种,依然是僧多粥少。
天无绝人之路。早在大灾之年,有人幸运地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小叶灌木,摘下的叶子在水里揉搓、过滤、沉淀,可以析出淀粉。进一步煮熟、晾凉,居然可以做成凉粉。虽然味道有些微苦,却并无毒性。众人都说,这是神仙下凡,给人们指点救命的迷津——不知从谁口里开始,“神仙粉”这个雅号便不胫而走——平常年景,人们对此不屑一顾,可是重灾之年,饥不择食,这种东西竟然也成了稀罕之物。
三月初,嫩芽日渐减少。有人已经开始挖草根,扒榆树皮。接着,有的家庭开始携儿带女,外出讨口。就算野菜能够勉强维持生命,如果几个月内一直见不到五谷,这样下去,人们的脸和皮肤岂不都变成了菜色,哪里还能有力气干活?还有,老者、弱者,若是有个病痛啥的,也只能躺着等死了。
肃家二先生已经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今年的灾情,虽然不像民国十八年大旱那样可怕——但若继续发展下去,饿死人的事情不是没有可能发生。向政府申请救济?绝无可能。因为谁都知道,前方战事日益吃紧,上边哪有闲心考虑这等小事。如果继续袖手不管,等到村里死了人——特别是他肃家的佃户、给他们商号进山扛活的苦力,一旦出了这等事——他这个参议员,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