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欢庆胜利,秦腔登台(第5/14页)
作者:张步忠
他问灵灵:“灵姐,咱每天学两句或者三句戏,也就10多个字,半个月学完,你觉得咋样?”
灵灵很有信心地说:“你尽管教,每天不少于10个字,半个月一定把两个唱段里的字都学会,记在脑子里。”
接下来,他们每天晚上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学起来。
冯春生仔细解剖了两个唱段。
第一段,王宝钏为了说服父亲不要嫌贫爱富,列举了四个历史典故,这是重点。为此他又一次专门请教了郑先生,把“姜子牙渭水垂钓、孔夫子陈州绝粮、韩信讨食拜将、百里奚为奴拜相”的典故弄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然后讲给灵灵听。
第二段:寒窑虽苦妻无怨,一心自主觅夫男,二月二飘彩随心愿,三击掌离府奔城南,四路里狼烟起战患,五典坡送夫跨征鞍,柳绿曲江年复年,七夕望断银河天,八月中秋月明见,久守寒窑等夫还。十八年、十八年,十八年彩球存心坎,十八年孤苦尤觉甜,十八年未进相府院,十八年霜染两鬓癍,十八年日夜哭思盼,十八年盼来这一天。……苍天不负宝钏盼,苦难夫妻终团圆。
第二段的“窍门”在于“从一到十”的整齐排句:“一心专爱,二月飘彩,三击掌离府,四路狼烟出征,五典坡送夫,柳(六)绿曲江寒窑,七夕翘首望天,八月中秋看月,久(九)守寒窑,十八年思盼”
灵灵听完春生的讲解,顿觉心里豁亮,不由赞叹道:“春生,叫你这么一讲,戏文在脑子里都变活了,咋还能记不住呢!”
春生说:“你说得对。不管是唱腔、戏文,有了故事就会活起来,当然比死记硬背来得容易多了。”
除了灵灵在暗地里苦下功夫,还有几个人也在死动脑筋,琢磨自己能拿出的节目。
一个是玉皇庙的柳三。他听说年节上要演戏、耍社火,心里按捺不住,直接找到韩大山,说他也想献艺。大山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缓缓地问:“你有啥招?”
“我会抡火圈。”柳三见大山没有拒绝他,兴奋地说。
“说具体点。”
柳三把他的想法描述了一番——找铁匠打一条三五尺长的铁链子,在两端各连一个铁夹子,用来夹一块烧红的木炭火。把两只手错开一点距离抓在链子中间:先用右手把一头甩起来,接着以左手辅助,把另一头向反方向也甩起来。这时候,放开左手,只用右手顺势上下摆动,立刻就会在空中划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火红漂亮的火圈——耍社火时,在队伍前面开路打场子,不但好看、美观,还引人注目。
“你搞过这个?”大山问。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