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欢庆胜利,秦腔登台(第6/14页)

作者:张步忠
    “小时候俺村耍社火,我就跟着师傅学搞这玩意儿。”柳三满有把握地说。

    “这条铁链子怎么打,你去找铁匠买道具体商量。”大山心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柳三这家伙,虽然只是个吃叫街的叫花子,也许还真有些道道。于是便对他说,“搞成了,算你给杜边村作了一份贡献,村民们自然也会乐意接纳你。”

    没出一个月,柳三把一切都鼓捣好了。他找了一个晚上表演给大山看。大山点头表示肯定,把他的节目列入了社火队伍。其实,除了玩火圈,柳三暗中还在别的节目上动脑筋。

    另一个人是同三爷。他擅长快板书,想在今年的喜庆节上推出一个新内容。他写了一个《石窖百花赞》,叫冯春生帮他誊抄,顺便征求他的意见。春生看后提了两点:第一,能否突出主题,把镜头聚焦在板栗上;第二,原稿中已经有那么多“子”字,在形式上,可否全部用“子”字结尾。同时进一步充实内容,干脆弄个《板栗百子歌》。

    三爷听后大加赞赏:“学生娃到底脑子活泛。那咱们俩一起来改咋样?”

    他俩几乎天天晚上开夜车,个把月的功夫,一遍一遍地打磨,终于赶在春节前完成了最后定稿。

    再一个就是瞎(hǎ)林林。他虽然眼瞎,心却没死。安敬仁说,“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对师妹蓉蓉那么痴情,要不然也不会丢掉一双眼睛。”可他又说,“假如没有对师妹蓉蓉的痴情,他的板胡也达不到如今的境界。”真是败也痴情,成也痴情。孩子们见了他,都要跟在屁股后面唱那段儿歌:“瞎(hǎ)林林儿,拉胡胡儿,悲喜哀乐在琴头儿。”这个儿歌几乎成了广为流传的童谣。

    几十年的戏曲生涯,坎坷的爱情生活,使得林林尤其钟情于秦腔唱腔的苦音。自打学艺起,师傅就对他讲过“悲怆凄婉的苦音腔是秦腔的灵魂”。凭着他的人生体验,一个人一生艰难挣扎,无一不是在贫中求富,苦中求乐,死中求生,悲中求喜,所以悲和苦才成了生活的主基调。他甚至统计过,秦腔唱段,生旦净末丑,无论本戏折子戏,苦音唱腔的占比竟达百分之九十之多,欢音唱腔则不超过百分之十。

    今年的年节庆典对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他把《周仁回府》里的“悔路”“哭墓”,《五典坡》里的“别窑”“探窑”,以及“锁麟囊”“窦娥冤”“庵堂认母”等十几个名段里的苦音唱腔,糅合在一起,编成一个全新的《秦腔苦音联奏》。然后召集文乐班的板胡手、二胡手、三弦手,还特意叫郝兴元配上他的唢呐,反复地排练。练熟以后,再与全部文武乐器对接合练——他要在戏台上推出一个新的秦腔苦音专题。

    按照同三爷的安排,年节的热闹庆典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跑旱船,跑竹马;正月十五前几天耍社火;年三十到初五唱大戏。

    今年的大戏不同于往年,女孩子首次登台亮相,令人耳目一新。

    从村里成立戏班子开始,生旦净末丑,都是男人的天下。如今舞台对女孩开放,本身就是件新鲜事。村里的人家十室九空,能够走动的几乎都赶到南庙去看热闹。

    节目临近开场,安导师放下话来,女孩子第一次学戏,不管唱的咋样,一律让她们登台见见场面,壮壮胆子,同时也接受乡亲们的评判。

    从大年三十开始,除了《刘备招亲》《辕门斩子》《秦香莲》《岳母刺字》《苏武牧羊》等等的主打折子戏,每场穿插一个女孩上场。另外,年初二晚上,还专门拿出一个时段给孩子们作为专场。单是丰富多彩的戏装,活泼可爱的扮相,就使台下的观众格外兴奋,他们评头论足,议论纷纷,赞不绝口。

    轮到灵灵出场,她往台前一站,立刻惊艳了台下的观众。人们都说,这姑娘本来天生就是个美人儿,现在描眉画眼,穿上戏装,比城里海报上的洋画还要耐看。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冥顽 全民星海时代 疲惫社畜被邪神养了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