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老品茶,石窖礼赞(第5/7页)

作者:张步忠
    瘿瓜爷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麦收,捆扎碾麦打场的扫把。他指点几个年轻人把一捆捆已经扎好的扫把,捋抹整齐靠在大树周围。自己拍拍身上的尘屑末子,坐到石桌前,和冷七爷慢慢品起了他那独有的“神仙茶”。看见春生过来,瘿瓜爷拎起铜壶给他倒了一碗水,特意加了一大汤匙蜂蜜,抬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旁。

    “两位爷爷,每年这个时候,那‘呱呱呱咕’鸟就在鸡啼时分开始鸣叫,一直叫到种包谷的季节,一天也不停歇。”春生直奔主题,讲出了他的第一个疑问,“这鸟的叫声到底是个啥意思?”

    “从这鸟的叫声里,每个人,每个季节,听到的声音都有所不同。”冷七爷首先开了腔。他说起话来,总是那么慢条斯理,一字一腔,“春天,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庄稼人听到的声音是‘拌汤刮锅’——它告诉人们,麦子即将成熟,天天喝野菜稀溜拌汤的苦日子快要过去。人们从这鸟声中听到了希望,有了盼头,所以把它叫作‘报春鸟’。麦收农忙,庄稼人听到的声音是‘算黄算割’——它警示和告诫人们,千万不要等到麦子黄透了才下镰,一定要黄一点,立刻就收一点。其中包含着一个惨痛凄婉的故事。人们因此而把它叫作‘啼血鸟’。夏收过后,庄稼人听到的声音是‘布谷’——它提醒人们,时令不饶人,赶快抓紧时间秋播秋种,不要耽误下一个丰收季节。所以在这个时候,人们又把它称作‘劝耕鸟’——它的声音也确实从‘呱呱呱咕’四字音变成了‘咕咕’两字音。”

    春生忽闪着两只大眼睛,听得入了神。他觉得七爷把乡间各种不同的说法,串到了一起,入情入理,叫人信服。

    瘿瓜爷接着七爷那个“惨痛凄婉”故事的话茬,完整补充了“啼血鸟”的来历:“‘啼血鸟’也叫杜鹃鸟,啼血杜鹃。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富足平安的三口之家。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父亲天天去地里查看,他总想等到麦子黄透了才开始下镰收割,这样颗粒会更加饱满,自然也能多收上几斗。谁知道,当他正在企盼麦子成熟的时候,一场雷雨大风夹杂着冰雹,瞬间就把即将成熟的麦子,全部打落在地里,导致颗粒无收。父亲悔恨交加,气死了;儿子没饭吃,饿死了。他们死后都变成了‘劝耕鸟’——每当夏收季节,不断地发出‘算黄算割’的鸣叫,提醒人们及时收割。紧张和焦虑,致使鸟儿口吐鲜血,可它依然不停不歇。从此以后,民间也就有了‘杜鹃啼血’的说法。”

    “凄婉动人的故事,美丽幽深的意境,把黎明前的鸟鸣诠释得如此生动贴切。”春生在心里默默地揣摩着两位老爷爷饱经沧桑的智慧,初步揭开了杜鹃鸟萦绕在他心头的神秘和疑团。

    关于杜鹃鸟为什么总是自东向西飞行,同三爷的解释是,“可能因为黎明时分霞光辉映,对鸟儿的眼睛有所刺激”——春生觉得这个说法还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至于鸟儿长啥样,村里没有人见到过它的窝巢,也没人近距离看到过它的模样儿。春生头脑中的想象是:它的体型既没有喜鹊那么大,也不像斑鸠那么小。因为它飞得远,体形一定是修长、轻盈、灵巧的。毛色应该是肚皮粉红,背部深灰中带着鲜艳的孔雀蓝色。项圈洁白,头部深黑。最最重要的是,因为啼血,它那美丽的喙和长长的腿,一定是深深的血红色——只有这样,才能与它的性格气质相吻合——然而说到底,这只是他自己心目中的想象而已,他再度陷入了迷茫。

    春生把割好的苜蓿背到肃家交给喜娃叔,走进厅房去找肃海川。

    他把最近读诗产生的一些疑惑讲给海川:“李商隐的《锦瑟》里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人都提到‘杜鹃鸟’,你对这两句诗有啥看法?”

    海川沉思片刻:“两人所说的‘杜鹃’应该是同一个典故。李商隐的《锦瑟》直接点明了望帝,意思更明确一些;《琵琶行》里的‘杜鹃啼血’有点笼统。但是……”

    听到两个孩子讨论诗词,二先生兴致勃勃。他从自己的“静心书屋”走出来:“好啊孩子们。读诗探究典故,追踪民间故事,看来你们真的钻进去,把书读活了。”

    二先生亲临现场,赞赏他们的讨论,春生不仅十分高兴,而且深感机会难得,直接提出他思考了很久的一个难题:“二爷,您是大学问家,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锦瑟》里说‘望帝春心’,这‘春心’显然指的是爱情。《琵琶行》里的‘杜鹃啼血’没有明说为啥吐血,但我听村里的老爷爷说,杜鹃啼血是为了劝农人及时收割。我想问您,这‘杜鹃啼血’的典故,究竟是爱情故事,还是劝耕故事?”

    “想得深,问题也提得好。”二爷一边说,一边从书房的书架上找到一本《典故奇闻杂记》,边翻边说,“望帝名杜宇,他曾是蜀国国王。书上记载他的故事,既有爱情版本,也有劝耕版本。”说着,他从书上找到两段文字:

    爱情版本:传说蜀国皇帝杜宇,与皇后恩爱有加,却不幸遭人暗算,凄惨而亡。杜宇死后,灵魂化作神鸟,每日在后花园啼鸣哀嚎。它的泪珠悲愤似鲜血迸流,染红了园中花朵,此花随后被人们称为杜鹃花。皇后听到鸟的哀鸣,看见殷红的鲜血,明白这是丈夫灵魂所托。日夜不停地喊着“子归,子归”,最终也郁郁而逝,与自己的丈夫重新团聚,日夜厮守。——从此便有了“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

    劝耕版本:望帝杜宇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立以为相。后以鳖灵功高禅位于他,自己则隐身修道。岂知鳖灵继位后,骄奢淫逸,百姓苦不堪言。隐居的望帝已无能为力,懊悔悲愤而死。望帝虽死,却依然记挂他的子民。其灵魂化为神鸟,至春则啼,呼唤百姓“布谷”,直至啼血。闻者凄恻,称望帝杜宇为杜鹃鸟,或曰“布谷鸟”。——这就是“杜鹃啼血,催民布谷”典故的由来。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冥顽 全民星海时代 疲惫社畜被邪神养了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