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院里的灯,城里的窗
作者:自牧余生
夜里凉下来得慢,院子里的热气贴着地面往上冒。苏蔓把电脑合上,抬头看了一眼白板,嘴里嘟囔:“今天这几条,明天都要挂公示栏。”古丽嗯了一声,把记号笔往旁边一插:“你先去歇会儿,我把最后一张表填完。”
风从门缝里钻进来,把桌角那叠单子吹动了一下。老热合曼端着茶走出来,坐在台阶上:“今晚不折腾了,逐条写清楚,明天一早我再抄一次,写得大点,别让人眯着眼看。”他抬手往门外指了指,“巴扎那头又有人背地里说咱们‘吃得太多’,到时候还得你们俩站出来说个明白。”
“让他们来看账就行。”古丽把笔帽扣上,语气平平,“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写在板上,贴在墙上。能说通的就说,不能说通的也别掰扯。”
苏蔓想了想,低声道:“别生气啊古丽姐,我就是觉得有些话必须说,早点说,比拖着强。”
“我不生气。”古丽笑了一下,“不就是把话说明白嘛,咱们又没欠谁的。”
屋里灯光把院子照成一小块温暖的黄。远处传来买买提江的车声,稳稳的,没有多余的动静。
县城的住处里,李明把手机亮度调低,重新看了一遍今天的留言。他今天在课堂上没讲几句“高屋建瓴”的话,多半是把他们院子里跑通的小事一件件摆出来——什么地方要提前说清,什么地方要当场拍照,哪一句留在公示栏,哪一句写在承诺卡上。
台下听的人有学电商的,也有半路出家的年轻人。问得最多的不是“怎么爆”,而是“怎么不乱”。
课散了,有人非要拉他去夜市吃烤肉,他婉拒了。手机震了一下,是古丽发来的照片:公示栏右上角,多了一列“这周改动”,标注得干干净净。下面还有一条语音——
“明天不做‘说明会’,不摆讲台。就把桌子搬出去,谁有话就站到桌前说。能拿数的拿数,能拿图的拿图。胡老板说要来,他要当面问问,我们就当面答。”
李明回了两个字:“稳着。”
他又想了片刻,多补了句:“别针尖对麦芒,先把‘怎么收’‘怎么算’写得清清楚楚。至于外头的闲话,咱们只说事实。”
手机屏幕暗下去,窗外有风掠过。他把手边那页纸又摁一摁,上面写着几行大字:“人先稳,事再推进。”
第二天傍晚,院口摆出两张长桌,桌上压着铁夹子和几摞纸。白板立在门边,老热合曼用粗笔写了标题——“这一个月,我们做了啥”。
人来了,不闹,先围着公示栏看。苏蔓把昨天整理的“结果、问题、怎么改”三栏依顺序贴上去:“时效多少、坏件多少、怎么赔付、谁跟谁打了电话、哪天的照片。”字不多,都是关节处的实话。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