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燎原之火
作者:小徐向前冲
“元创协议”以其“贡献即确权,流通即价值”的核心理念,如同一株顽强的新苗,在传统内容产业的土壤中破土而出,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长蔓延。黎燕姿的示范效应和李泽寰的资源注入,如同阳光雨露,加速了它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从独立音乐人、网文作者到短视频博主、独立游戏开发者,开始涌入这个新生态,体验着创作主导、利益共享的新模式。
然而,新生的火焰越是明亮,投下的阴影便越是浓重。传统势力,那些依赖中心化平台流量分配和版权垄断的既得利益集团,终于从最初的观望和轻视中惊醒,意识到这株新苗并非无害的点缀,而是可能焚毁整个旧有森林的燎原之火。
他们的反扑,不再是针对江南个人或工作室的单一攻击,而是转向对整个“元创协议”生态的系统性压制。
首先发难的是几家掌控着庞大流量入口的超级内容平台。它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更新了用户协议,明确禁止或严格限制其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与外部区块链协议进行联动,尤其是涉及资产确权和价值流转的行为。这意味着,在“元创协议”上生成和确权的内容,很难在这些主流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引流,试图将新生态隔绝在主流视野之外。
紧接着,由几家传统大型唱片公司、影视公司和出版集团牵头,联合成立了一个“数字内容权益保护联盟”。该联盟发布行业白皮书,高调质疑“元创协议”这类去中心化模式在“版权清晰度”、“侵权追责”和“行业税收贡献”方面的“巨大隐患”,并游说立法机构,要求对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分发和交易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和资格审查”。
更隐蔽的一击来自于资本层面。几家与旧势力关系密切的风投机构,开始大规模投资“元创协议”的几个主要模仿者和竞争者,企图用资本催熟“替代品”,通过制造生态分裂和同质化竞争,来稀释和消耗“元创协议”的先发优势。
这是一场多维度的围剿,旨在扼杀新生态于摇篮之中。压力不仅作用于协议的宏观发展,更直接传导至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创作者。许多刚刚尝到甜头、准备全力投入的创作者,开始犹豫、观望,甚至退缩。
“他们在试图切断我们的‘阳光’和‘水源’。”苏念汇总着各方面的压力,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峻,“流量封锁、政策游说、资本分流……这是体系对体系的战争。”
江南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协议活跃度增长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迹象,神色却异常平静。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天。当新事物开始真正威胁旧秩序时,反扑必然来临。
“他们用的,还是旧世界的打法。”江南缓缓开口,“试图用高墙圈住流量,用规则限制创新,用资本制造混乱。但他们忘了,‘元创协议’的灵魂,是分布在全球的每一个节点,是成千上万渴望自由的创作者。”
他没有选择与超级平台正面硬撼,也没有去和那个“权益保护联盟”打无休止的口水仗。
他启动了预备已久的“火种2.0”计划。工作室宣布,将投入巨资,联合李泽寰的寰宇传媒以及协议生态内几家成长迅速的内容工作室,共同打造一个完全基于“元创协议”的、去中心化的内容发现与消费应用——“星图”。“星图”不追求替代传统平台,而是专注于为协议内的优质内容提供纯粹的展示、交流和价值兑现空间,打造一个属于生态内部的“净土”和“样板间”。
同时,江南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他通过协议的核心治理提案系统,发起了一项名为“灯塔”的公共计划。该计划提议,从协议的交易手续费中抽取一定比例,建立一个自治的公共基金,用于资助生态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支援以及针对外部不合理打压的集体诉讼。
“规则的改变,不能只靠少数人呼吁,更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用行动去争取。”江南在提案说明中写道,“‘灯塔’的光,来自我们每一个人。唯有团结,方能照亮前路。”
这项提案,将无数分散的创作者个体,通过共同的利益和愿景,凝聚成了一个更具行动力的数字共同体。提案以压倒性票数获得通过。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