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生态的曙光
作者:小徐向前冲
国家标准的意外搁置,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期待行业变革的人头上。传统势力暗中弹冠相庆,认为终于遏制住了江南这匹脱缰的野马。然而,他们低估了江南在无数次对抗中锤炼出的韧性,以及他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既然自上而下的路径暂时受阻,他便将全部力量投入到底层生态的构建。“方舟计划”被提升为最高优先级,一个基于区块链确权与联邦学习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元创开放协议”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推进。与制定国家标准时寻求共识不同,这一次,江南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无法被单一势力轻易扼杀的技术基石。
“协议的核心理念是‘贡献即确权,流通即价值’。”江南在“方舟计划”的启动会上,向核心团队阐明方向,“任何创作者在协议上贡献内容、数据或算力,都将获得不可篡改的凭证。内容的每一次授权、改编、传播,产生的价值都会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给所有贡献者。我们要构建的,不是一个更大的平台,而是一个没有中心化平台也能运转的创造性生态。”
这是一个更为宏大也更为艰难的构想。它挑战的不仅仅是旧有的利益分配模式,更是整个互联网时代基于流量和平台垄断的商业逻辑。
就在江南全力推动“方舟计划”时,李泽寰再次找上门来。这一次,他的态度不再是试探或交易,而是带着一份具体的合作方案。
“江总,国家标准的路径受阻,想必你也看清了,有些壁垒,非一朝一夕可破。”李泽寰在江南的办公室坐下,开门见山,“但我认为,你提出的‘元创协议’,方向是对的。寰宇愿意投入资源,共同推动这个协议的早期生态建设。”
江南没有立刻回应,审视着李泽寰。这位精明的传统巨头代表,显然看到了去中心化协议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以及未来绕开国家标准、直接定义事实标准的潜力。
“李总想如何合作?”江南问道。
“寰宇可以开放我们庞大的经典版权库,作为协议初期的重要数字资产(NFT化)。同时,我们旗下的一些影视基地和线下场景,可以作为协议应用的试验田。”李泽寰提出了优厚的条件,“作为回报,我希望寰宇能在协议的核心治理委员会中,拥有一个席位,并参与协议底层技术框架的联合开发。”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李泽寰掌握的经典IP和线下资源,能极大加速“元创协议”的冷启动。但代价是,让这位潜在的对手深入协议的核心。
江南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让李泽寰都有些意外的决定。
“欢迎寰宇加入。”江南伸出手,“不过,治理委员会的席位,不是由我授予,而是需要李总您,像所有参与者一样,通过为协议生态做出实质性贡献,来赢得社区节点的投票。协议的底层代码,也将是完全开源的。我们合作,但我们保持协议的开放性和中立性。”
他再次以退为进,将李泽寰拉入生态,却用社区治理和开源协议束缚其可能带来的控制欲。李泽寰深深看了江南一眼,似乎想从他眼中找出任何一丝迟疑,最终,他笑了笑,与江南握手:“好,就按江总的规矩来。”
与李泽寰的深度绑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元创协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初始动力,迅速吸引了大量害怕被中心化平台剥削的独立创作者、小型工作室,甚至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大型机构内容部门也开始悄悄关注。
然而,新生态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协议上线初期,由于技术复杂性和用户体验门槛,增长缓慢。市场上也出现了数个类似的仿制协议,打着更“高效”、更“普惠”的旗号进行竞争,虽然技术和理念远不如“元创协议”完善,但凭借简单的规则和激进的代币激励,也分流了不少用户。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