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票证时代的到来
作者:相逢便是有缘人
初秋的风刚掠过四九城的胡同,便裹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紧张气。
粮店门口的队伍比上个月又长了半截,大清早便有人揣着空袋子候着,踮脚往柜台里望的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焦虑。
巷口原本热闹的杂货铺,如今货架上只剩几袋蒙着灰的杂粮,掌柜的坐在柜台后拨着算盘,眉头却比算珠沉得更紧——物资供应的紧张,早已不是账本上的数字,而是渗进了每个普通人的日子里。
更让人揪心的是投机倒把的风气盛行。
东单牌楼附近的暗巷里,总有人揣着紧俏的玉米面私卖,价码翻着番往上涨;有那黑心的,甚至把配给的棉花掺了碎布条,裹成棉絮卖给过冬的人家。
寻常百姓本就攥着有限的钱,被这么一搅,日子更是难上加难。
胡同里的王大妈前些天去买煤,排队排到晌午,却被告知配额已空,转头就看见有人从后门拎着两筐煤球出来,一问才知是花了三倍的价钱从“倒爷”手里买的,气得她回家哭了半宿。
这样的光景,组织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几番研讨后,终于下了决心——实行票证政策,同时开展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行动。
消息传下来那天,街道办事处的大喇叭响了一上午,白纸黑字的通告贴满了各个胡同口:从下月起,粮食、布匹、煤炭、食用油,甚至肥皂、火柴,都得凭票购买,每张票对应着固定的配额,按户口发放;至于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一旦抓住,不仅要没收物资,还要接受严肃处理。
政策一落地,效果来得很快。
暗巷里的私卖声少了,粮店门口的队伍虽没短多少,却多了份按部就班的秩序。
先前靠着投机赚了些钱的人,要么把物资交了出来,要么干脆歇了念头,生怕撞在枪口上。
可这份“秩序”背后,是普通人日子里更紧的束缚——粮票攥在手里,得算着顿吃,一顿多舀半勺米,月底就可能断粮;布票更是金贵,孩子长高了,也只能在旧衣服上接块新布,哪敢想着做件新棉袄。
胡同里渐渐少了孩子们追跑的笑声,更多的是家家户户做饭时,烟囱里飘出的、带着淡淡杂粮味的薄烟。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