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两次儒学大变革!统一华夏古代思想的皇帝!(第4/8页)
作者:只喝白水
故而,此刻看到眼前巨幕视频要具体说这件事,他自然非常感兴趣。
同时,他还想知道“改造儒家”是怎么一回事?
以及,“改造儒家”与“独尊儒术”之间有什么关系?
……
【董仲舒改造儒家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是大一统,出自儒家的《公羊春秋》,为“外儒内法”的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个是天人感应、君权天授,出自阴阳家的思想,这就通过神话皇权的方式证明了帝王统治的合法性。】
【第三个是三纲五常,制定了一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的等级秩序。】
【除此以外,董仲舒还吸收了道家、墨家、法家等各派的一部分思想,比如吸取道家对“有”,“无”的认识,论证了君臣之间的体用关系,又比如主张建立完善的律法等。】
【此时,董仲舒的儒家就已经完全偏离了先秦儒家的思想。】
弹幕评论飞出:
“何止是偏离,董仲舒搞的这一套,跟先秦儒家差得太多了,感觉完全就是两码事。”
“其实吧,用罢黜百家这个说法不准确,应该是融合百家才对!”
“哈哈哈,董仲舒这属于是究极缝合怪了。”
“低情商:缝合怪;高情商:集大成者。”
“有一手一,董仲舒能自己建立一套逻辑自洽的体系把这些诸子百家的说法都融合在一起,也很厉害!”
“三纲五常这套东西真不是什么好玩意,禁锢思想,对华夏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
“回复——但是三纲五常这一套,不是董仲舒原创的,三纲之说是韩非子提出的,他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而'五常'之说来自先秦儒家的‘五伦’。”
“回复——董仲舒把这些思想都魔改了,变成了君权至上,要绝对服从君权的理论。”
“回复——那倒也不是,董仲舒还是留了一个‘天人感应’的口子,用这套说法来约束皇权。”
“回复——确实,他搞的这一套虽然强调君权至上,但并没有像后来的儒家那样完全跪舔皇帝。”
“回复——但不管怎么说,他这一套君权至上的思想,算得上是背叛了他的先秦儒家老祖宗们的学说。”
“回复——孔子孟子要是地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摁不住了。”
“……”
春秋战国位面。
孔子愣住了:
“这还是我的儒家思想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当然不是。
董仲舒的这一套思想,跟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差异太大了。
比如董仲舒主张君为臣纲,皇权至上,其余人要无条件忠君。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