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廿二(第5/6页)
作者:刘同柱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起床铃响起。起床铃一响,瞬间所有宿舍灯统一亮起。过不了十分钟,老赵校长开始一个宿舍挨着一个宿舍地又是敲门,又是高声喊着,让大伙儿起床。遇着想多睡会儿觉的懒汉,想偷懒不出去跑操的,让校长发现,就被校长毫不留情地进去宿舍,掀掉被子从被窝里给拉起来。——哪怕大冬天也不例外。
起床铃响过,二十分钟起床、洗漱时间,手脚稍慢的,甚至连洗漱时间都没有,只用干毛巾擦把脸,或在别的同学洗过脸的水盆里沾一沾,湿毛巾脸上抹一把,就匆忙地赶往教室。因为,此时老校长已经巡视到了教学区去。发现学生迟到者,一律处罚,不让进到教室,在教室外站着。
半个多小时早自习课后是早操时间。与其说是早操,不如说成早上马拉松长跑训练。不管男生女生,也不管健康,还是体弱(老校长认为,体弱者更要加强锻炼),所有学生从校门口出发,经过宝丰寺前广场和一条牛羊路跑到国道,沿着国道向东转个大弯绕道跑回学校。一圈下来五六里程,学生们个个跑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至于体弱,或其他原因不能跑,走,也得走下来。早上锻炼时,老校长就站在校门口死盯,发现穿小径绕近道的投机分子,都要上去头上抹一把,看出没出汗?
晚上熄灯后,赵校长提着手电筒,一路晃着开始一间宿舍又一排宿舍挨着查夜。发现寝室内不按时睡觉,或吵吵说话的学生,就在外面第一次高声警告:“这么晚了还不睡觉?不想明天早起了!”
同学们一听到这洪钟般的警告声音,都害怕地钻到被窝里再不敢吱声,直到外面脚步声渐渐远去,一些不自觉地又开始拉话,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一旦遇上校长杀个回马枪,一寝室人必受“惩罚”。
老校长浑厚的本地口音,这回压低几分贝,一边用手电筒对着窗户朝里晃着,一边向里通知:“这些捣蛋鬼,明天(早上)寝室的人都留下!东北角厕所坑快满了……”
怕影响周围其他寝室同学休息他才压低的声音,从玻璃窗户看见平时的几个捣蛋鬼,正赶紧扯起被子连头蒙上,假装睡着。
“又是你们几个坏蛋……”临离开时甩下这句话。
第二天,这些捣蛋鬼肯定出现在位于东北角厕所的粪坑内,挥汗又闻臭。
至于学生宿舍,真正才叫拥挤——
一间不到三十平方米大的地儿,住着至少三十人,比过去车倌们出门住的车马大店都拥挤几分。
一进门,两边两排大通铺占据,留一米宽的过道供人来回走动。每排大通铺,层层叠叠摞着十几床铺盖,每位住校生,把自个儿的褥子双折起来铺,一人只一尺多宽的地方。用同学们打哄的话“到晚上翻个身,都得一起喊‘翻身’,才能同时翻过身子。”
再说每天学生大灶之吃食——
已经是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三个年头,就连普通老百姓家里每天开锅馒头、焖面、面条等,白面不离嘴。可宝丰中学还在沿用过去与市民户供应一样的供给体制:凡宝丰中学录取的农村同学,必须将一个人的口粮粜到宝丰镇粮站,从粮站开具出《粮食转移证明》交到学校灶上,再由学校统一到附近粮站,像市民户一样按照规定的粗细粮比例,从粮站买回供应粮交学生灶上。
学生粜给粮站的一般都是细粮,小麦,学校从粮站再买回来,却是二成细粮八成粗粮(包括玉米面、小米或高粱米)。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