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六
作者:刘同柱
生活的脉搏有时让人真有些捉摸不透。
这个冬天,形成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画面——
前半个冬天,人们“享受”着一段迷惘与消闲。源自时代开始在变,源自满囤渠村连续三年因涝成灾的现实,也源自高支书敏锐的政治远见和见风能调头的个人胸怀。面对极为有限的集体收成,若再搞什么冬季农田建设会战,枉投入大量工分,什么效益带不来,让原本困顿的老百姓雪上加霜。
意外等来了上级文件,农村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已经进入即将结束的七十年代最后一年的后半个冬天。老百姓迅速摒弃了“享受”的消闲状态,立马纠结于骚动青春似的兴奋与忙乱。
紧锣密鼓地开会,承包方案出台,对牲口、土地进行评估作价,也免不了采用庄稼人最认可的传统抓阄方式,甚至有点在糊里糊涂中变戏法似的把这些重要的生产资料急于归还社员……
再后来,所有社员跟在工作小组屁股后面,拿着尺子、斧头和木楔界桩,在一大群人监督下到地里丈量划分土地。庄稼人最看重土地,那是他们的命根子,来不得半点糊涂。
制定分配方案时,高奇事前进行过充分酝酿,几个晚上没休息好,脑子里前盘后算,几次三番与二舅父请教招数,想把这招他不喜欢下的棋下好,制定出一套较为详细的细则。
细则制定再详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打吵吵,甚至动手干仗的麻烦事出现。遇着棘手事,在场的大伙儿现场研究,从不损害社员个人利益的原则出发通融着过。
比如:遇到原来的大地埂,或周围渠畔、路旁栽种着树木的地块儿,多年生草的老地埂,或种的大树,或多或少影响田里庄稼的收成,丈量时让出适量富余,亏不能让老百姓吃!
还好,经过二十多天忙碌,最终较为顺利地划定了每一户社员应该承包的地块儿。
土地、牲口分到家,每个社员开始有了做的,忙碌着找木料搭建牲口棚圈的,大冬天烧开水和泥垒草料槽的,每天绕村转着户找寻铡草刀,回来给牲口铡草喂牲口的,到傍晚拉着牲口到水井上饮牲口……大人小孩没得拾闲。
但每人脸上笑呵呵的那样儿,乐意这样忙活儿。
前半个冬天闲着无事可做之无聊,后半个冬天不可开交地忙活儿。
——这就是生活。很正常!
大伙儿在一种忙活儿中度过一个心情愉快的春节。多数人家意外奢侈地多买了些炮仗,除夕那天晚上,震天的炮仗声,明显胜于往年。以此来表达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也出现过拴在社员院子里的牲口,被惊天的爆竹声吓得挣断缰绳,逃出院子,逃往黑暗田野的搞笑事。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