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近亲孽缘,雨生出家(第4/11页)

作者:张步忠
    “照你这么说,‘杂种’不但不坏,倒是个好东西了?”

    “当然是好东西!”三爷又从反面论证,“相反,近亲生育,一代一代传下去,品种还会退化。咱农民给猪、给马、给牛配种,为啥不在家里配,专门要到庄上去找种猪、种马、种牛,就是因为他们懂得‘近亲退化’的道理。”

    “说来说去,你说的都是牲畜,这和人有啥关系?”人们还是不大服气同三爷的解释。

    同三爷打完比方,这才切入正题:“我说过这是老天爷的安排。人和牲畜虽然品种不同,但是都有染色体——只不过染色体的种类、个数,与牲畜不同;其实不同牲畜的染色体也各有不同——遗传的道理却是一样的。你们看,不同民族通婚,中国人和外国人通婚,生下的孩子一般都很健康、很聪明,甚至还很漂亮——这就是‘杂交优势’。反过来,近亲通婚,特别是堂兄妹、表兄妹结婚,生出的娃娃,或傻、或残的可能性很大——这就是‘近亲退化’——你们说不是吗?”

    “这么说,‘亲上加亲’,原来倒是个错误……”人们恍然大悟。

    憨叔两口子眼看着第三个儿子,已经四五个月,依然不会在炕上爬,不会翻身,不会牙牙学语,心里一直七上八下。邋遢婶安慰憨叔,其实更是在安慰自己:“你看,咱这两个女子长得多水灵。将来随便招一个上门女婿——只要他不是癞头疮——身体健康有力气,照样顶门立户,老了还愁没人养活?”

    憨叔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整日闷闷不乐,跟着驮队在山路上行进。队友们同情他,更可怜他,当然也没人再拿他逗乐寻开心。

    此次进山,韩大山他们一直走到子午道最南端,过了午口镇再往西,在洋县交完货,返回石泉。返程就在石泉起货,但是需要等待运木材的船,所以很难得地在石泉歇息了两天半。

    石泉地处子午古道与汉江水路的交叉节点上。水旱码头交集的地理位置优势自不必说;其人文环境底蕴之深厚,也鲜有其他县城能够与之比肩。

    石泉城居高临下地矗立在一座石头山上,因城南石隙中泉水喷涌,长流不息而得名。自西向东奔腾而下的汉江和沿着秦岭南下的几条支流环绕,形成水围石岛的壮观态势。东西一条主街,被坚固城墙环绕,四座城门拱卫,整体呈一个堡垒式的繁华街区。东门三层飞檐翘角的高楼昂首挺胸,“远瞩金州”四个醒目的大字画龙点睛——酷似高扬的龙首、专注地远眺初升的朝阳;稍低的西门,“秀挹西江”的匾额,在晚霞中熠熠生辉——让人们面对眼前这座狭长的城池,不免产生出一条游龙在秦巴汉水之间驰骋腾飞的遐想。有史书记载“禹生石泉”,故而城中有专门纪念大禹治水的禹王宫。又云: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曾在石泉修炼授徒,所以又有人称石泉是鬼谷子故里。

    农历六月初六是大禹的生日。每年这一天,石泉城照例举办禹王会,隆重纪念大禹治水、造福民众的丰功伟业。四面八方的人聚集街头,舞草把龙、耍社火、演皮影戏、泼水祈福……热闹非凡。

    韩大山、冯守信他们虽然年年进山,却难得赶上这样的庙会。今年有了这个机会,伙计们便三三两两地汇入街上的人流。

    道光年间重修的禹王宫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彩绘的禹王塑像栩栩如生。坐落门前的石龟、龙生九子的浮雕、大禹治水的壁画,不仅意境深远,技艺亦相当精美。甚至连墙体上的青砖都刻有“禹王宫”字样,——整个宫殿堪称凝聚中华文化的一份杰作。

    冯守信和曹雨生从西门信步往东,四下里张望。街道两旁的店铺,细腻光亮的石板路,总的风格布局,与子口镇、午口镇、广货街、旬阳坝这些子午道上的繁华集市,并无太多异样。所不同的只是多了汉江石锅鱼、湖北鼓气馍、重庆麻辣烫、四川担担面、西安葫芦头等四方荟萃而来的特色小吃。

    行进间,熙熙攘攘的嘈杂声中,隐约传来三弦伴着男中音的说唱。近前一看,禹王庙的大石龟旁,一位戴着墨镜的盲人,双手抱着三弦,小腿上绑着深红色、打节奏的檀木板,边弹、边唱。听那剧种,既像陕北说唱,又像四川说书——口音和风格却是地道的川味。守信好奇他口中的说词,不由停下脚步,想仔细听听。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冥顽 全民星海时代 疲惫社畜被邪神养了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