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宝之死,肃家大丧(第7/7页)

作者:张步忠
    年轻时,他奋力拼搏,拓展了从祖宗手里接过来的子午商道:几经周折磨难,在石泉和旬阳坝建立了两个分号;通过激烈的博弈竞争,在省城设立了稳固的销售点;如今,几个节点的钱庄,也都有了肃家的介入。

    步入中年,他花费六年功夫,坚持不懈,完成了五里长环山灌溉水渠的开凿,使村南的坡地,变成旱涝保收的层层梯田,不仅自家长期受益,村里其他农户,凡坡下的耕地,也不再遭受大旱的煎熬。偶然的一次机遇,他在子午峪成功修建了一座水磨,开创了农村作坊半机械化的先河。

    民国十八年,关中地区破纪录的大旱;民国二十一年,令人色变的虎烈拉瘟疫——他和儿子两次开仓设立粥棚,救济本村灾民。此举惊动省府,文正从此成为本县参议。

    抗战开始,文斌投笔从戎。虽非他直接鼓动和内心自愿,然亦默许而并未阻拦。儿子最终为国捐躯,他深明大义,以此为荣。也算作了一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抗日烈属。

    ……

    秋凉降临,他自感来日不多,遂把三个儿子一齐叫到床前,交代身后事宜。此时他依然思维清晰,言语舒缓:“咱们肃家世代奉行‘耕读传家’的祖训,才有今日的兴旺。现如今世道也在变,以我一生打拼的阅历,我只讲一条体会。”老爷子让儿子把他扶起来,靠在棉被上,“读书启智,你在人窝里才有优势;农商并重,你在经济上才有实力;广聚人脉,少了劲敌,你才会安全。——‘优势’、‘实力’、‘安全’三足鼎立,何愁家道不稳,何愁不能兴旺发达?”

    交代完后事,老爷子拒绝进食。五日不进粒米,灯枯油干,气绝而终。九十高龄,已过“米寿”;无灾无病,算是寿终正寝。按乡间习俗,丧事也当喜事来办。

    寿材几年前已经预备停当:底、盖和两侧均为五寸厚的柏木墩子;前后两个挡头是特选的楠木;外表刷上等的土漆,深黑底色中掺入适量大红——黑里透红,格外地敦厚大气。

    装殓之前,用熬化的松香,把底、盖、内层,足足灌了一寸多厚,冷却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松香内壳。——此种工艺在杜边村绝对空前。全村人像发现新景观一样,争先恐后地前来看稀罕。入殓时,枋底铺了一层防潮木炭,上面垫了褥子。待老爷子躺平后,才在身子两旁放上长青松柏枝、麻纸软包……一切就绪,盖棺定论。

    早在文斌的葬礼结束,肃家兄弟已知老爷子来日不多,赶忙准备青砖、石料,着手给老爷子箍墓。施工队采用开挖式,在一个硕大的深坑内,用石条、青砖箍砌了一个窑洞式的墓穴,然后再回填覆土。工程持续了足有半个多月。

    箍墓的同时,吊唁活动有条不紊。亲戚、好友、乡邻,轮番前来烧纸、叩头、行礼、跪拜。男女孝子分头迎送。亲戚祭拜,按常理必须“哭丧”,且孝子必须陪哭。男人一般干号两声即被劝返,女人则必须戴着遮脸布——之所以遮脸,大概是怕有人假哭露馅,引起围观者发笑有失体统——拉长声音像个哭丧的样子。当然,亲戚孝子当中,也不乏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的人——这多半是本人遇到了过不去的坎,或者难以排解的伤心事,比如女儿怕从此以后没人保护,姨太太怕失去了依靠等等。遇到此类情况,一些好事者,往往会说“这是借别人的灵堂,哭自家的凄惶”。

    出殡之日,先是用马车把特大号的棺材拉到南城门外,然后才是全副执事的送葬。棺木加盖了轿顶一样的棺罩,前有龙头,后有龙尾。棺罩布上描龙画凤,装扮得十分华丽。前后左右六十四人抬杠。一声“起灵”,随之而来的是,摔砸孝盆,鞭炮震耳欲聋般炸响。龟子唢呐吹吹打打,孝子队伍浩浩荡荡,围观者前呼后拥。最后便是棺材落墓,石条封门,封土垒起高高的墓冢。

    不到两个月时间,肃家人一少一老,举行了两个葬礼——其哀伤自是悲痛已极;然而,其荣耀和奢华亦达历史之巅峰。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冥顽 全民星海时代 疲惫社畜被邪神养了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