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商道本草(第2/3页)
作者:川英
10岁的阿依古丽和吐蕃小伙伴次仁组成了“小小商队”,她们拿着家里带来的羊毛围巾和藏香,去各个贸易点交换货物。
“我们用两条羊毛围巾换了一块藏茶砖,还换了一个小玉石坠,”阿依古丽举着交换来的东西,兴奋地对林晓雨说。
“就像当年吐蕃商队和西羌商人交换一样,太好玩了!”
文化节接近尾声时,一场“多元友谊宣言”仪式在篝火旁举行。中原、西羌、草原、波斯、吐蕃的后裔代表手拉手站成一圈,李爷爷用中原话、羌阿爸用西羌语、老巴图用草原语、波斯文化学者用波斯语、丹增大叔用藏语,共同宣读宣言:
“承商道精神,守互助之约;跨族群界限,传友谊之火;继往圣之善,启未来之章!”每一句宣言都掷地有声,台下观众也跟着齐声附和,篝火的光芒映在每个人脸上,温暖而明亮。
文化节结束后,团队在扎西藏寨休整时,遇到了经常在昆仑山打猎的老猎人贡布。贡布今年 68岁,一辈子在昆仑山脉穿梭,熟悉山里的每一条小路。听说团队在寻找商道相关的线索,他主动找到张北炀:
“我知道一个雪山山洞,里面好像有老物件,说不定和你们找的医者有关。”
贡布说。
那个山洞在昆仑山脉深处的“药王谷”附近,他年轻时打猎迷路,偶然发现了山洞。
“山洞里有石头垒的台子,上面放着一些破罐子,还有晒干的草药,”贡布回忆道,“当时没在意,现在听你们说商道医者,才想起那些东西可能是医者留下的。”
这个线索让团队兴奋不已。张北炀立刻召集大家开会,制定探寻计划:
考虑到雪山地区路况复杂,天气多变,团队邀请贡布当向导,还准备了登山装备、保暖衣物和应急药品,计划用三天时间往返雪山山洞。
出发前,卓玛阿妈给团队准备了足够的糌粑和藏茶:
“雪山里冷,多吃点糌粑抗饿,煮点藏茶暖身子,遇到困难就想想商队当年的坚持。”
丹增大叔还特意给团队画了一张简易的雪山路线图,在危险路段做了标记: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