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商道本草
作者:川英
最特别的是,团队还在驿站里复原了“商道医者义诊点”,摆放着陈先生的药箱模型和草药标本,墙上挂着《商道本草》的复印件。
“当年陈先生肯定也在驿站里给人治病,”陈建军说。
“我们复原这个义诊点,就是为了纪念陈先生,也让大家记住医者的仁心。”
修复完成后,“藏羌驿站”成了“活态驿站”体验区,每天都有游客来参观。游客们可以在碉楼里了解吐蕃文化,在土房里体验西羌生活,在贸易区模拟交换货物,还能在义诊点学习认草药。
“太有意思了,就像穿越到了当年的商道上,”一位游客说。
“我还喝到了卓玛阿妈亲手做的酥油茶,味道特别好。”
修复好的“藏羌驿站”成了第二届“昆仑商道文化节”的主会场,文化节以“医者仁心?吐蕃通商”为主题,吸引了中原、西羌、草原、波斯、吐蕃后裔和众多游客参与。
文化节开幕式上,卓玛阿妈和羌阿婆一起点燃了象征友谊的篝火,丹增大叔和李爷爷分别代表吐蕃和中原后裔发言,表达了传承商道友谊的心愿。随后,藏羌两族的村民率先登场,带来了融合风格的“商道欢歌”舞蹈。羌梅带领西羌妇女穿着羊毛长裙,踩着欢快的节奏起舞,裙摆上的商道星象纹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丹增大叔的孙女则带着吐蕃姑娘,身着彩色藏装,手持藏香,舞步中融入了马帮赶路的姿态。两种舞蹈在篝火旁交汇时,台下观众纷纷鼓掌叫好,有的甚至跟着节奏轻轻跺脚。
舞蹈结束后,吐蕃茶艺表演拉开帷幕。卓玛阿妈坐在铺着藏毯的木桌后,面前摆放着银质茶壶、茶碗和祖传的藏茶砖。她先将藏茶砖掰成小块,放入茶壶中煮煮,随着茶水沸腾,浓郁的茶香弥漫开来。
“煮藏茶要讲究火候,火太旺会苦,火太小没味,”卓玛阿妈一边煮茶,一边给观众讲解,“当年吐蕃商队在驿站歇脚,就会煮上一壶藏茶,和西羌向导、中原商人一起喝,暖身子,也拉家常。”
煮好的藏茶倒入银碗,卓玛阿妈还在茶里加了一点酥油,搅拌均匀后递给前排的观众。张北炀接过茶碗,轻轻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带着淡淡的酥香,暖意瞬间传遍全身。
“这茶喝着亲切,就像当年商队喝的一样,”张北炀笑着说。观众们纷纷上前体验,有的游客还拿出手机,记录下煮茶的过程,说要回去教家人做吐蕃酥油茶。
最受期待的还是“商道医者”情景剧的展演。陈建军再次扮演陈先生,背着复刻的黑漆药箱,在“藏羌驿站”的场景中穿行——一会儿给“吐蕃商人”诊脉,一会儿教“西羌牧民”认草药,最后还和“中原商队”一起,在义诊点为村民们看病。当演到陈先生用融合疗法治好“草原骑手”的腿伤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不少孩子还大声喊着“陈先生真棒”。
情景剧结束后,交换市集正式开放。五个“贸易点”前挤满了人:
中原贸易点的丝绸帕被游客争相挑选,李爷爷还在现场演示丝绸刺绣,教大家绣简单的商道纹样;于阗贸易点的玉石饰品前,于阗?买买提忙着给游客讲解玉坠上的融合花纹;吐蕃贸易点的藏茶砖和藏香成了热门商品,卓玛阿妈的孙女还现场教大家如何用藏香熏房间。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