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陈先生(第2/3页)
作者:川英
这是当年吐蕃商队用来换玉石的藏茶,每块茶砖都要经过好多次加工,才能带到商道上。”
丹增大叔还展示了他珍藏的玉石饰品——一个玉坠,玉坠上刻着吐蕃的卷草纹,边缘还刻着于阗的玉纹。
“这是用换回来的于阗玉石做的,”丹增大叔说。
“我们吐蕃工匠把吐蕃的花纹和于阗的花纹刻在一起,代表两个民族的友谊。我奶奶说。
这玉坠要代代传下去,让后人记住吐蕃和于阗、西羌的情谊。”
团队还收集到了其他线索:
有的村民家里保存着吐蕃商队的马帮铃铛,有的家里有中原风格的瓷器,据说是用藏香换来的。这些线索一点点拼凑出吐蕃贸易的图景:
吐蕃商队带着特色物产,在西羌向导的帮助下,与于阗、中原、西羌进行贸易,在交换物资的同时,也传递着友谊。
根据卓玛阿妈和丹增大叔的口述,吐蕃商队在去于阗的途中,会在一个“藏羌驿站”歇脚。卓玛阿妈说。
驿站在藏寨东边的山谷里,有吐蕃的碉楼和西羌的土房,是藏羌两族一起建的。团队决定沿着这个线索,去山谷里寻找“藏羌驿站”的遗址。
丹增大叔主动提出当向导,他带着团队沿着山间小路向东走,小路两旁是茂密的松树,偶尔能看到散落在地上的旧石块。
“快到了,前面那个山谷就是,”走了大约两个小时,丹增大叔指着前面的山谷说。
团队走进山谷,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山谷中央有一片废墟,废墟里能看到吐蕃碉楼的残基,碉楼的石块上还刻着吐蕃的吉祥纹样;旁边还有几间西羌土房的遗迹,土房的墙壁上残留着西羌的羊纹陶片;地面上散落着各种碎片,有中原的茶罐碎片、吐蕃的藏香残渣、于阗的玉石碎块。
“这就是藏羌驿站!”张北炀兴奋地说。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