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文化节
作者:川英
手艺展销环节,团队邀请了二十多位老匠人参加,他们带来了羊毛毯、丝绸刺绣、玉石雕刻、金属饰品等手工艺品。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手艺制作过程,老匠人们还现场演示技艺,游客可以一边看一边学,体验手艺的乐趣。
模拟商队贸易环节是文化节的亮点。团队准备了各种“货物”:
中原的丝绸、西羌的羊毛制品、于阗的玉石饰品、草原的皮毛、波斯的琉璃珠。游客可以扮演不同文明的商人,拿着“货币”去“贸易市场”交换货物,体验商队贸易的过程。
“我们还会设置‘贸易规则’,比如公平交易、互相尊重,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商道贸易的核心精神。”
苏芮说。
文化节举办当天,石城遗址旁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上午十点,随着一阵欢快的音乐,文化节正式开幕。首先进行的是故事展演,六个民间故事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风沙救商队”的情景剧首先登场。村民们穿着西羌和波斯商人的服装,在舞台上再现了西羌向导木卡姆救波斯商队的场景:
“波斯商人”们抱着“琉璃器”,在“风沙”中艰难前行,有的“商人”还假装晕倒;“木卡姆”带着“西羌族人”上场,给他们送水送粮,还拿出羊皮地图指点路线。当“波斯商人”把蓝色琉璃珠递给“木卡姆”时,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太真实了!就像亲眼看到了当年的场景。”
一位白发老人擦着眼角说,他的祖辈也曾是商道上的向导。
接下来的“草原赠马”“于阗玉匠赠佩”等情景剧也接连上演,每一个故事都让观众动容。尤其是“草原赠马”的结尾,“中原商队首领”握着“巴图首领”的手说“草原情谊比黄金还珍贵”时,台下不少观众跟着点头——红柳村的羌阿爸和绿洲村的李爷爷对视一眼,眼里满是认同,他们祖辈的故事,此刻正以这样鲜活的方式被更多人看见。
故事展演结束后,手艺展销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二十多位老匠人一字排开,面前的展台上摆满了手工艺品:
羌梅的羊毛毯上织着商道星象,李爷爷的刺绣画着贸易场景,于阗?买买提的玉佩刻着“平安”二字,巴特尔的金属狼符泛着古朴的光泽。游客们围在展台前,有的认真听老匠人讲解手艺历史,有的拿起工艺品细细端详,还有的当场下单购买。
“这个羊毛毯多少钱?我想送给在外地的女儿,让她也了解咱们昆仑商道的故事。”
一位中年妇女指着羌梅织的星象毯问。羌梅笑着说: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