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柴大官人来送礼
作者:俺老孙来也
深秋的东平府,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细细描摹过,绣江河蜿蜒如带,水色由盛夏的奔腾碧绿沉淀为深邃的墨蓝,倒映着高远澄澈的天穹。
枫叶如火,银杏似金,梧桐的阔叶则染上深浅不一的焦糖色,在秋阳下熠熠生辉。那无处不在的丹桂,香气弥漫在府城的每一个角落,呼吸间尽是沁人心脾的芬芳。
七日的光阴,对西门庆而言,竟有些难熬的漫长。
难熬并非因为龙鳞反噬,但对他来说,每天“死”一次又有什么?
唯一的诀窍是,在痛得死去活来时,想想囡囡那猕猴桃般的脸蛋,想想银荷的吻,这些都是对抗痛苦对强大的解药。
此刻阳光正好,他斜倚在书房的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的窗棂,目光投向庭院里那株开得正盛的丹桂,心思却全然不在花上。
潘金莲那日在药材集市上那句“全都要,不还价”的豪言犹在耳畔,五两银子一斤的天价买下百斤上等天麻的举动更是令人咋舌。
然而,她之后那句“耐心等七天”的叮嘱,却像一根轻柔却坚韧的丝线,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与探究欲。
这七天,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几日,东平府城的热闹,如同退潮般,肉眼可见地消减下去。
数千名参加发解试的秀才和武生,无论是否金榜题名,此刻都已如归巢的倦鸟,或意气风发,或黯然神伤,纷纷打点行囊,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府衙门前,自己和其他三十八名新晋文武举人,身着簇新的澜衫,在乡党亲友的簇拥下,满面红光地从吴通判大人手中郑重接过象征功名的“解状”和沉甸甸的三十两“程仪”银钱。
跨上骏马或钻进车轿,带着对来年汴京会试的憧憬,离开了这座曾经承载他们梦想与焦虑的城池。
西门庆这处闹中取静的小院,这几日却门庭若市,前来告辞的举人、秀才、武生络绎不绝。
这位新出炉的文武双解元,名头实在太过响亮,足以让人心生敬仰。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