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这是好事
作者:独家收藏
刘主事摆摆手说道:“年轻人不必过谦,你能这样的见识,确实很难得。不过,今日请你来,是想听听更实在的,也有些实务上的难题,想与你探讨。”
“刘主事,请说便是。”
“好,你这‘平准社’的本金,官拨部分从何而来?若州府财政拮据,如何筹措?召集商户集资,如何确保他们愿意参与,而非虚与委蛇?
议价会议虽好,但若官、商、士绅代表各执一词,久议不决,错过平准最佳时机,又当如何?
仓储损耗、管理费用,虽言‘微量利润’覆盖,但若连年平粜,无利可图甚至略有亏损,如何维持其长久运转?再者,如何防范大户一边参与‘平准社’,一边暗地里操纵市价,两头获利?”
这一连串的问题,个个尖锐,直指方案执行中可能遇到的核心难题。徐章之前虽有一些思考,但远未达到如此细致和深入的程度。他努力稳住心神,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有限的见闻,一一回应。
关于本金,他提到或可从州郡部分商税盈余、或闲置官产租金中划拨一部分作为启动,亦可尝试发行类似“公债”的凭证,向民间募集。
关于商户参与,他认为关键在于让参与者也能看到长远利益,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正当商人同样有利。
且“平准社”本身在正常运作下应能维持,甚至可能因规模效应获得一些合法合理的流通利润。关于议价效率,他建议可设定一个基本的价格浮动参照区间和快速决策机制……
“徐解元,你所言有些道理,但实务之复杂,往往超乎想象,譬如你这‘公债’募资之想,立意甚好,但涉及官府信用、民间认捐,其中关节繁琐,非一纸文书可定。
再如防范大户操纵,谈何容易?其手段隐蔽,关联交易错综复杂,即便心有怀疑,取证亦是极难。”
他接着又举了几个实例,说明以往一些看似不错的政策,在层层落实中是如何变味、走样的。
有些是胥吏欺上瞒下,有些是地方豪强阻挠,有些则是不同衙门之间相互掣肘,或是政策本身与民情水土不服。
“制定一条政策,纸上谈兵易,考虑周详难;而执行到位,更是难上加难。
刘主事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衙门经验。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