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亲临边塞勘地脉,一言定下百年基
作者:江宁古道
车马辚辚,旌旗北指。
樊夫的车驾,在数百名秦军锐士的护卫下,离开了已然安定的蓟城,向着渔阳郡的方向进发。
越是向北,繁华与人烟便越是稀疏。道路两旁的景象,从蓟城周遭的阡陌纵横,逐渐变成了大片的荒芜与残破。许多村庄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断壁残垣,在寒风中无声地诉说着战争与胡人劫掠留下的创伤。
樊夫没有安坐于车内。大多数时候,他都与蒙毅等人一同骑在马上,默默地观察着这片土地。他的目光,不在于欣赏风景,而在于审度与丈量。他看土地的颜色,看河流的走向,看山脉的起伏。偶尔,他会勒住马缰,下马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细细地捻动,感受其质地。
随行的秦国官吏们,无不心生敬畏。这位权倾朝野的大秦丞相,行事竟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又像一个精于计算的工匠。他们终于明白,丞相的宏图伟略,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这种对土地最深刻的洞察之上。
五日后,车队抵达渔阳郡治所。
新任郡守鞠武,早已率领一众刚刚归附的燕国旧吏,在城外十里恭迎。看到樊夫的车驾,鞠武心中百感交集。他快步上前,行大礼参拜:“下官鞠武,恭迎丞相。不知丞相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鞠郡守不必多礼。”樊夫翻身下马,亲自将他扶起,态度温和却不失威严,“本相此来,非为巡视仪仗,而是要看一看这渔阳的土地,与这土地上的人。”
他没有进城,而是直接问道:“本相让你清点的户籍、田亩,做得如何了?”
鞠武不敢怠慢,连忙从袖中取出一卷早已备好的竹简,恭敬地呈上:“启禀丞相,渔阳郡在册户籍,共计三万四千余户,人口约十五万。然,经此战乱,实控人口,恐不足十万。郡内可耕之地约八十万亩,其中半数以上,因胡人袭扰与兵祸而抛荒。”
樊夫接过竹简,一边听着,一边仔细地审阅。上面的数字,与他一路行来的观察,基本吻合。
“做得不错。”他点了点头,算是对鞠武工作的肯定。
“走吧,带本相去鲍丘水看看。”樊夫收起竹简,重新上马。
鲍丘水,乃渔阳郡内一条重要的河流。鞠武不知丞相为何对一条河流如此感兴趣,但也不敢多问,连忙在前引路。
一行人策马而行,来到一处高地。从此地望去,只见一条河流如玉带般蜿蜒流淌,河的两岸,是大片平坦开阔的土地,一望无际。只是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如今长满了枯黄的野草,显得格外萧瑟。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