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立威与布局
作者:不爱运动的尘埃
文山窝案的迅速查处与果断处理,如同一次成功的外科手术,不仅切除了一个腐败毒瘤,更在全社会面前展现了新一届省政府雷厉风行、敢于碰硬的作风。
陈立言借此机会,不仅成功化解了一场潜在的信任危机,更在无形中树立了极大的个人权威。省内那些原本还带着几分观望、甚至些许轻视心态的干部,此刻都真正意识到,这位新任代省长,绝非等闲之辈,其手腕之硬、决心之强,远超预期。
风波暂时平息,但陈立言并未有丝毫松懈。他深知,反腐惩贪是底线要求,是“破”,而真正考验他执政能力的,是如何更好地“立”,是如何带领汉东这艘巨轮,在正确的航向上行稳致远。他必须抓住当前人心凝聚、风气渐清的良好势头,加快推进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各项改革部署。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政府自身的运行效率。在一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让所有参会副省长和厅局长们都感到压力骤增的要求——推行重点工作清单化管理与限时办结制。
“我们不能总是在开会、在发文,却看不到实实在在的进展。”陈立言语气平静,但话语分量极重,“从本月开始,省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改革任务,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每一项任务,都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具体举措、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清单向社会公开,进度每月在内部通报,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评优评先、干部使用直接挂钩!”
他环视全场,目光锐利:“我不管过去是什么惯例,有什么困难。在我这里,只看结果,只看时效。该哪个部门牵头,就必须负起总责;该哪个领导协调,就必须到位。推诿扯皮、拖延塞责的,第一次通报批评,第二次约谈问责,第三次,就请你自己打报告换个能干活的位置!”
这番话,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在会场炸响。所有人都明白,陈省长这是要动真格,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工作年年提、进度慢慢推”的官僚习气。尹文武率先表态坚决支持,其他副省长和部门负责人也纷纷跟进,但心中无不凛然,知道今后的日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舒服”了。
紧接着,陈立言又开始着手优化他最为看重的“京州-林州科技创新走廊”的推进机制。他亲自召集尹文武、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等核心部门,开了几次小范围的研讨会。
“走廊建设不能停留在规划和口号上,必须要有更强的推力,更活的机制。”陈立言指出问题,“目前还是省里热、下面等,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结合点找得还不够准。”
经过深入探讨,他拍板决定,成立一个 “汉东省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指挥部” ,由他亲自担任总指挥,尹文武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相关副省长和部门、地市负责人作为成员。
指挥部被赋予更高的协调权限,实行“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机制,集中力量解决走廊建设中的规划衔接、政策落地、要素保障等关键问题。
同时,他大力推动设立“走廊产业发展子基金”,在省级引导基金基础上,更广泛地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采用更加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重点投向走廊内有潜力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他特别强调:“基金运作要专业,要独立,要真正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主要是做好服务和监管。”
这两项举措,一个着眼于提升政府自身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一个着眼于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相辅相成,展现了陈立言娴熟的治理技巧和对改革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在紧抓经济和改革主线的同时,陈立言也没有忘记沙瑞金之前的提醒,开始有意识地加强与省委那边,特别是与高育良的沟通与协调。
他选择了一个周五的下午,主动来到高育良的办公室。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