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黄金岁月(大结局)(第4/7页)
作者:三眼观天下
第二天再来的时候,林秋水做足思想准备,刻意寻觅白衣小鬼的所在。左找右找,只找到一棵相似的酸枣树。而塑料袋,连个毛毛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也看不到了。
他想,应该是风太大,把塑料袋吹走了。退一万步,即使是鬼,说明鬼也怕人啊!他刻意强制自己迎鬼而上的时候,它却畏惧了、退缩了。
这两件事,让林秋水悟到了一个真理。
顺境的时候,开心的时候,就随心尽性吧,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只要不妨碍别人,怎么高兴就怎么来吧。
逆境的时候,害怕的时候,就刻意拼命吧,硬着头皮上,大不了一死,置之死地而后生,危难反倒破解了。
当生活的火花,触碰到灵魂的导线,就让它热情燃烧,自由释放,让自己感受那身体的巅峰感受,体验那思想的极致时刻。
当外界的扰乱,威胁到生命的存在,就应该奋起反击,拼死一搏,让自己跨越那尘世的修炼劫波,踏平那人生的奋斗坎坷。
内退后,林秋水开始尝试写文章。那些人生的往事,像珍贵的云朵一样,要拼接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七彩祥云。
他写父亲的风采,写母亲的慈爱,写发小伙伴的友谊,写青梅竹马的浪漫,写易地技改时的艰难,写审计底稿上的批注,写张国槐的跋扈,也写刘倩倩她们的仗义,写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日子的体会感悟。陶娇娇坐在旁边织毛衣,时不时帮他回忆起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稿子投出去时,林秋水没抱太大希望。不过,他的文字像春天的新叶,在各类报刊上舒展枝叶。《太平都市报》刊登了他点赞家乡旅游的散文,《河东新闻网》刊登了《家人家教家风》的文章,《中华新报》收录了他关于山乡变迁的杂谈。后来,《山东工人报》《湛江日报》《河东日报》《太平晚报》《中原商报》……越来越多的报刊上出现了林秋水的名字。那天,《东方烟草报》的编辑就打来电话,说他写的《审计人的风采》发表了。那天他拿着样报,在陶娇娇面前读了三遍,声音激动得发颤,这可是烟草行业唯一一家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权威报纸呀。
林秋水刚刚写作一年多,就在省市报纸上发表文章50多篇,成为太平市作家协会会员、《东方烟草报》通讯员。第二年就成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和河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照顾孙子的那些日子里,林秋水抽空写下了许多文章,收获的奖杯奖状也渐渐堆满了书柜:河东新闻网《河东省善美家风活动》优秀作品宣传展示,第一、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和最美中国散文奖等一百多项奖励……。
轮到亲家照顾时,林秋水一边写文章,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陶娇娇看出他的心思:"想外孙了?咱下午过去看看。"他嘴上说不急,却把刚写好的《宝贝成长记》又读了一遍,字里行间都是化不开的温柔。
有天写累了,林秋水翻开手机,看见外孙可爱的影像,他忽然想,等孩子长大了,要告诉他外公所经历、所感悟的一切。
林秋水望着被晚霞染红的天空,想起自己获得"中原文化推荐官"那天,在领奖台上说的话:"所有的文字都是记录和感悟,记录时代,感悟生命。“并激情朗诵了自己写下的《沁园春红色基因薪火传》: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