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另一边,白头鹰也没闲着。
作者:鸡蛋番茄轮番炒
至于你要问,为什么李同志能那么快就把C语言交出来。
呃,当然要归功于打印机的功劳啦。
那份经过精心删减、去除了指针等高级特性的C语言规范手册,早就被批量烧录进了磁带,随着外交信使的加密皮箱,悄然分发至各个驻外使馆。
如今,几乎每一个我们的驻外使馆,资料柜里都备着这么一盘。随着“大黄”计算机的二手货在国际市场上悄然流通,这东西也不再是锁在保险柜里的秘密了。
于是,在许多对华友好国家的使领馆接待室里,你总能瞥见一台“大黄”安静地待在角落。
虽然其强大的网络传输功能受限于基础设施大多无法施展,但仅凭它那能将代码和文档清晰、快速地打印在纸上的能力,就足以让到访的当地官员眼前一亮,私下里议论纷纷。
这套“技术预热”的组合拳,正是江夏那个“呆毛崽”的主意。
在接到IEC的邀请函后,他就深入研究过IEC的标准制定流程。
研究明白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一项技术要想成为国际标准,光有先进性和独特性还不够,关键在于能否获得足够多成员国的广泛采纳和支持,证明其具有普适性和互操作性。
IEC的标准化过程,本质上是一场基于技术实力和国际共识的博弈。
江夏的算盘打得很精:让C语言和“大黄”计算机以这种半开放”的姿态,提前在各国技术决策者眼前“无意间”展示其最直观的便利——远超传统打字机的高效文档打印与代码列表能力。
目的就是让各国技术人员先“尝到甜头”,亲身感受其带来的效率提升。当他们在本地化应用、数据处理中开始依赖这种便利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对这套技术标准产生需求和好感。
等到IEC大会上正式讨论C语言标准化时,这些有过切身体验的国家和专家,就更容易成为我们的潜在支持者。
这等于在投票前,提前埋下了一批“种子”。
对,这本质上和白头鹰那边惯用的‘游说’是一个道理,都是提前影响决策者。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