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是谁!打扰我的偷懒大计!
作者:鸡蛋番茄轮番炒
别的不说,就说这应变片吧。白头鹰30年代就做出来了细康铜丝版本的应变片,虽然此刻它仅仅是用胶水固定在纸上的版本。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把“机械变形”转成“电信号”的初代传感器。
而且,这家伙便宜啊!
但是,这玩意我们现在依然没有。
不过别怕,在呆毛崽的手里,这个应变片的制作方式变成了光刻蚀刻法。哦吼吼,厚度10μm的应变片可还行?
那么,你们不会只认为应变片的作用就这么点吧?
各种电子秤、汽车地磅的核心感知元件就是它,有小伙伴拆过女朋友不敢直视的体重秤吗?里面那片负责感知形变的“铝箔小梁”就是应变片!
电机轴、柴油机连杆贴应变片测扭矩、弯矩,做疲劳寿命预测,那都是后世的常规检测手段了。
甚至在大型桥梁结构上布设成千上万个应变片进行长期健康监测,也是家常便饭。
但,江夏现在只想把这玩意贴在伊尔-28改的机翼和机身上,一贴就贴上千片,看看最初的魔改版的机动载荷会不会超标。
如果数据漂亮,就能放心大胆再多改十几架,扔给海军大佬去海面上炸鱼玩。免得他一天一天到晚三封电报,嚷嚷着江夏怎么还不去看海军的大宝贝……
更重要的是,把应变片给“草原拖拉机厂”送一批。最近那边火力不足恐惧症又犯了,有了125的炮还嫌不够,一门心思的往140奔。
在江夏还没到东北的时候,那边就打来电话问,为什么炮管老裂开……
大哥,你们是“五对轮”厂啊,把心思往“五对轮”的整机效应上放啊!别的不说,你们倒是把三防坦克先弄出来啊……
被江夏骂了一通的草原厂厂长,草原战歌也不唱了,哭兮兮的表示现在都差不多了,就等江工的激光测距仪了……
啥?你们就这点追求嘛?红外探照灯加车长红外瞄准镜你们不搞搞?全车三液你们不琢磨琢磨?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