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青蓝埋坛,暗河护灯(第3/5页)
作者:蜀北布衣
文化局局长刘彬,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复杂的监控界面,十几个窗口同时跳动。其中一个窗口,显示着一个名为“苍溪雪梨”的微信账号正与一个名为“青川土特产”的账号聊天:
青川土特产:刘总,上次说的“傩戏体验园”地块,林业局那边卡着红线(生态保护区),得加钱疏通。
苍溪雪梨:钱不是问题。老规矩,走“文化扶持基金”账,你做份假报告,把红线往西挪五百米。
青川土特产:明白!还是刘总路子野!保证让您的地块“合法合规”!
刘彬冷笑,手指飞动,将完整聊天记录及关联的虚假报告草案、资金流向草图打包加密。他点开一个名为“河图”的加密通讯软件,输入指令:“‘青川红线’证据链完整,可收网。另,‘福生’新一批侵权货已发往海外,证据在‘信使’途中。”
网络直播间。
“家人们!今天带大家探秘真正的麻柳刺绣!”张冬梅笑容灿烂,举着一幅精美的双面绣团扇对着镜头,“看这‘喜鹊登梅’!多喜庆!但注意哦,”她突然压低声音,表情神秘,“买麻柳绣,千万别碰那种把‘囍’字倒着绣的!老话说‘喜倒福不到’,不吉利!还有,看见这种金线勾边特别死板、一点毛绒感都没有的,”她将镜头怼近扇面边缘,“八成是机绣冒充!真麻柳绣的金线,是匠人一根根捻出来的,边缘有自然的‘绒光’,像阳光洒在金子上!”
弹幕瞬间刷屏:
“学到了!差点买了倒喜字的!”
“主播懂行!揭露无良商家!”
“支持真非遗!抵制假货!”
没人知道,这场看似轻松的直播,是张冬梅与李静团队精心策划的“文化排雷行动”。每一个“禁忌”科普,每一次“辨伪”教学,都在潜移默化地构筑公众对非遗真伪的认知防线,挤压造假者的生存空间。
暗流交锋:卧底危局与数据猎杀
王秀芬的卧底生涯并非一帆风顺。郑福生疑心极重。一天深夜,她借口加班核对出口订单,潜入技术部试图拷贝核心设计数据库。刚插入U盘,走廊传来脚步声!是郑福生和保安!
千钧一发!王秀芬瞬间拔掉U盘,抓起桌上一份质检报告假装研究。郑福生推门而入,狐疑地打量她:“王工?这么晚还不走?”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