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傩面薪传,雷公点睛(第3/4页)
作者:蜀北布衣
秦晓玥看着面具上那怒目圆睁、獠牙外翻的威严面孔,小脸绷得紧紧的,但眼神里却没有恐惧,只有好奇和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她用力摇摇头:“不怕!爷爷!它是保护我们的神!”
“好!”秦学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和欣慰的泪光,“记住它!记住它的样子!记住它背后的故事!记住咱们射箭提阳戏的魂!”他深吸一口气,将面具郑重地交到秦晓玥那双稚嫩却稳稳伸出的小手中。
面具入手沉重,秦晓玥的小胳膊明显往下沉了一下,但她立刻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稳稳托住!那沉甸甸的分量,仿佛不仅仅是木头的重量,更是一种责任的传承。
“从今天起,”秦学礼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宣告般的庄严,“这‘雷公嘴’,就交给你保管!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要跟着师傅们,好好学!好好练!把咱们射箭提阳戏的调子、步子、神气儿,都刻在骨子里!将来有一天,你也要戴上它,站在这里,把开山大神的神威,唱给天,唱给地,唱给咱们的子孙后代听!做得到吗?”
秦晓玥感受着手中面具冰冷而神圣的触感,看着爷爷眼中殷切的期望,再看看周围师长们鼓励的眼神,一股从未有过的勇气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她挺直小小的脊背,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回答:“做得到!爷爷!我一定好好学!好好保管!将来……我也要当‘开山神将’!”
稚嫩却无比坚定的童音在神殿中回荡。老梁、赵广生等老艺人看着这一幕,眼眶湿润,纷纷用力鼓掌。杜涛、艾玲等人亦是心潮澎湃,为这跨越时空的传承而深深感动。
秦学礼老泪纵横,他颤抖着手,从怀中取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瓷瓶。他打开瓶塞,里面是特制的、混合了朱砂、金粉和某种秘传草药的“点睛墨”。他用一支崭新的狼毫笔,饱蘸金红色的墨汁,在秦晓玥手中那尊“雷公嘴”面具的眼眶处,极其郑重地、一笔一划地,点上了最后的两点神光!
“点睛开光!神威永驻!”秦学礼的声音带着神圣的韵律。
随着那两点金红落下,原本就威严的面具仿佛瞬间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那双怒目在光线下流转着摄人心魄的光芒,仿佛真的拥有了洞穿幽冥、震慑邪祟的无上神威!
“好——!”神殿内爆发出震天的喝彩与掌声!这掌声,不仅是为秦晓玥,为这尊重获新生的面具,更是为射箭提阳戏这门古老艺术,在历经劫波后,终于迎来了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新生!
灯火长明:约定成真,前路共赴
夕阳西下,将射箭乡古街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传习中心的庭院里,支起了几张长条木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农家菜:诱人的风干腊肉炒嫩姜丝、红油透亮的酸菜拌凉粉、椒麻鲜香的仔姜泡椒烧江鱼、金黄酥脆的玉米烙饼撒着翠绿的青豆,还有一大锅翻滚着、酸香扑鼻的酸萝卜老鸭汤,再配上一碗冰镇酸梅汤,暑气顿消。这是戏班和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准备的“团圆宴”,也是对所有关心、帮助过射箭提阳戏重生的人们最朴实的感谢。
秦学礼端起一碗自家酿的苞谷酒,走到杜涛面前,声音洪亮而真挚:“杜科长!这第一碗酒,敬你!还有艾老师、王干事、李想!还有雷教授!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戏班的今天!就没有这座传习中心!就没有晓玥手里那尊‘开过光’的‘雷公嘴’!这份恩情,我们射箭提阳戏班子,世世代代记在心里!”
杜涛连忙起身,双手接过酒碗:“秦老,您言重了!守护非遗,是我们的本分!看到戏班有了新家,看到老手艺有了新传人,看到晓玥接过了‘雷公嘴’,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他仰头,将碗中清冽的酒液一饮而尽,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直烧到心底,却是无比的畅快!
老梁也端着酒过来,拍了拍杜涛的肩膀,感慨道:“杜科,当初在秦家老屋,你给我们画那张‘蓝图’的时候,说实话,我这心里啊,一半是火,一半是冰!火的是有盼头了,冰的是怕它成不了真!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才一年多,蓝图就真变成眼前这亮堂堂的大院子了!你这人,说话算话!一口唾沫一个钉!我老梁,服!”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