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崇祯的猜忌
作者:草帽一秀
“士气?”
温体仁冷笑,袍袖扫过御案边缘的玉镇纸,
“沈贼自成都叛乱以来,连下七县未尝败绩,其兵虽匪,亦有百战之勇。楚轩若真凭民壮退敌,为何不乘胜追击?分明是《汉书》所云‘养寇自重’!
昔年安禄山踞范阳时,亦是按兵不动以蓄势,今楚轩拥兵十万,据川蜀要地,陛下不可不防!”
崇祯皇帝盯着御案上用朱砂圈注的战报,指尖无意识敲击着紫檀木案面。
三百对两万的战损太过悬殊,即便算上火器优势,也透着匪夷所思的诡异。
更让他心悸的是塘报末尾那句“贼退三十里,我军未追”
沈卫国残部尚在,楚轩为何按兵不动?
他突然拍案而起:“温卿所言有理!传旨,着石柱游击将军楚轩即刻出兵追击沈卫国,务必将其聚而歼之,不得延误!”
散朝的钟鼓声透过雕花窗棂传来时,崇祯屏退所有内侍,独自踏入武德殿。
秦良玉身着石青色常服,正临习《出师表》,银发用一支荆木簪松松绾住。
见天子驾临,她扶着书案欲行大礼,却被崇祯伸手搀住:“秦帅不必多礼。”
皇帝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女土司,语气里带着一丝刻意压制的压力,
“此次石柱之战,楚轩虽建奇功,却抗旨不追,朕恐其……”
“陛下,”
秦良玉放下狼毫,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暗影,
“老身斗胆进言,楚将军必有苦衷。沈贼素性狡诈,若我军贸然追击,恐中其诱敌深入之计。川蜀之地多山险,我军劳师远征,粮道易被袭扰,反易为贼所乘。”
“苦衷?”
崇祯踱步到窗前,望着庭院里的老槐树,声音陡然冷硬,
“在朕看来,最大的苦衷便是君命难违。”
他猛然转身,目光如利剑般刺向秦良玉,
“秦帅世代镇守石柱,如今却在京休养,石柱军民暂由楚轩代管。若他再敢抗旨不遵,朕……”
话未说完,意思却已明了,土司印信与石柱存亡,皆系于楚轩是否俯首听命。
秦良玉握着笔杆的手指青筋隐现,想起石柱山中分田的百姓,想起白杆兵血染的战旗,心中一阵刺痛。
她曾以为崇祯是中兴之主,此刻却只看到帝王心术的冰冷。
“老身明白。”
她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时砚台里的墨汁微微晃动,
“老身这就修书与楚将军,劝他遵旨进兵,以全君臣大义。”
墨汁落在宣纸上,“君命难违”四字写得格外用力,几乎要划破纸背。
数天后,石柱宣慰司的兵器坊内,楚轩将秦良玉的书信拍在铺满地图的大案上,信中“主上震怒,若再迟延,恐生不测”八字被朱砂圈出。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