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杀到黄河边,战略安排
作者:啰说
李世民精心策划并实施的策略。
如同一张坚韧的大网,确实成功地拖慢了修罗军南下的步伐。
这使得修罗军在攻打介休县城时,耗费了整整5天的宝贵时间。
若按照修罗军正常的行军速度,以及他们那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恐怖战斗力来推算。
算上行军途中所需的时间,拿下介休县城绝然不会超过两天。
如此一来,修罗军的时间成本直接翻了一倍有余。
对于一向行动迅速、势如破竹的修罗军而言,这样的推进速度无疑是缓慢的。
但相较于其他势力的行军作战节奏,却已然算得上是神速了。
就在成功拿下介休城的同一时期,修罗军犹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顺势拿下了文水、汾阳和孝义等地。
一时间,整个晋中平原皆被纳入修罗军的掌控范围,成为他们坚实的根据地。
随后,修罗军按照既定战略,兵分多路,分头如猛虎下山般南下,对李世民的势力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穷追猛打。
仅仅历经半个月的时间,修罗军那强大的部队便已经一路顺利杀到黄河岸边。
而在河西地区,尉迟敬德虽然本人正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地朝着太原城赶来。
但他麾下的将领和众多将士们并未有丝毫停歇,同样在马不停蹄地不断南下。
此刻尉迟敬德的手下,已经成功进占延安郡,其下一步的战略目标,便是直指关中平原。
这一严峻的形势,成为了李世民不得不选择撤退的关键因素。
李世民心里清楚,他虽竭尽全力能勉强拖住河东道的修罗军进攻的脚步,然而面对河西如潮水般涌来的修罗军,他却实在是无力抵挡。
倘若他不及时做出撤退的决策,并重新精心布置防线,那么极有可能自己会陷入修罗军精心编织的包围圈之中。
一旦真的出现这种局面,他又谈何保住关中平原?
所以,李世民在权衡利弊之后,无奈却又果断地做出了撤退的抉择。
此时此刻,李世民满心焦急地期望着他所谋划的另一个策略能够尽快生效。
否则照这样的局势持续发展下去,他和他背后的李家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根本无力承受修罗军强大的攻势。
实在是不行的话,他就只能选择战略性撤退了……
……
刘少平亲自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部队。
一路势如破竹地杀到了黄河北岸。
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陷入了困境,只见原本应该停靠在岸边的所有船只,都已被李世民尽数弄走,一艘不剩。
修罗军没有足够的船只,还想要顺利渡河南下,那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
恰在这个关键的节点,尉迟敬德、郭子和与宋金刚三位将领都已先后赶到了太原城。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