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血书三策·诸侯共起
作者:落花花啊
白律落地的第三日,青州传来急报。
赵祁率军北归,途中遭遇不明军团伏击,斩将数人,自损三千,而对方却未留一人。更诡异的是,战场周边未见官军粮痕,却有坊间盐商、黑衣行商出入轨迹。
消息送至文庙,林若雨脸色微变。
“是他们了。”她只说了这四个字,便命人封卷上报,亲自前往东阁,与长公主密议。
与此同时,江南、梁东、蜀西三地诸侯,接连上表。
青州赵祁不请自归,被指“绕道不奏、扰境扰政”;梁东王则称“皇位不明,四海失心”;而蜀西侯更在奏折里写下赤裸之语:“君若不立,臣安所从?”
三策之下,第一次出现诸侯联表。
简惟之看完文书,眼神凝重:“若再不安边,恐有四镇自拥为王。”
柳文川沉声:“边策虽有,但无帅令。如今赵祁虽归,若不能号令四方,法将空设。”
林若雨翻出一卷厚策,缓缓打开。
那是尚未启用的“血书三策”。
此策一出,内文如刀,每条皆涉统兵、税政、诛叛、封赏,三十六条,皆为帝制断案之制,如今却贴上了制度的皮。
“若不借赵祁之名,便只能借他的血。”
她望着简惟之:“你去拟令,以空君之法,设‘大议帅’一职,专镇四方,律上不得干政,但持《三策总纲》出征,有权调兵、诛叛、平乱。”
简惟之一震:“此职……岂非摄政之实?”
林若雨摇头:“非摄政,是代法之军。”
“他不主国政,不涉律案,只主边策。但他手中的,是法的刀。”
两日后,“大议帅赵祁”之令颁发。
民间反应不同。
有人说:“这是文官用律困兵,设一柄制度之剑。”
也有人道:“这不过是披着制度皮的摄政。”
更多的人,却开始在布坊、客栈、戏楼低语:“赵祁手中,是不是握着那把‘不穿龙袍也能治国’的刀?”
这话一出,风云再起。
文庙、宗正、礼议三署紧急磋商,决定设“议帅监署”,专门监察大议帅行权是否越界。
简惟之长叹:“防他者不信他,信他者却不敢放权。可如今我们只能在这根钢丝上走下去。”
赵祁收到大议帅之命,没有多言,只命人祭旗,焚甲,骑马而行。
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要朝服,不登庙堂。”
“但我走过的地方,山河要静,百姓要活。”
赵祁南行之日,白日如火,百姓夹道而望。
这不是一次巡游,而是一场以法为旗的征途。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