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臣,乞骸骨(上)

作者:洱月
    陶谷伏在地上,语气斩钉截铁,仿佛手中真攥着杨骏“通敌”的铁证。殿内瞬间鸦雀无声,连殿门外卷进来的寒风,都带着几分凝滞的凉意,每一声吹动帘幕的轻响,都清晰地刺耳。

    郭荣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摩挲着,目光在陶谷与杨骏之间来回转了两圈,沉吟片刻后,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只带着帝王特有的审视:“骏哥儿,陶翰林说的这些,你怎么说?”

    杨骏立即大步出列,躬身却不低头,目光清亮地望向龙椅,语气没有半分慌乱,反而透着一股被构陷后的坦荡:“官家容禀!陶翰林这番话,看似句句咬准臣,实则全是无凭无据的牵强附会,臣断不敢认!”

    他抬手指向陶谷道:“臣作《六国论》,论的是战国时韩、魏、楚三国,为求一时苟安,主动割地赂秦,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的史实——这是千年前板上钉钉的旧事,与我大周如今的局面,有半分相似之处吗?”

    话锋一转,他转向陶谷,语气带着毫不客气的反问:“陶翰林说‘赂秦’暗指官家安抚南平之策,可南平王是主动率兵助我大周伐唐,战后又上书称臣,官家赐绢帛是‘赏其顺服’;而六国‘赂秦’是被秦国兵锋所迫,不得已割地求和——一者是主动归降受赏,一者是被动示弱割地,怎能混为一谈?更何况,臣写此文时,南平尚未归顺,臣又怎能未卜先知,提前‘影射’日后之事?”

    这番话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殿中不少文官都悄悄颔首——将论史与讽今强行捆绑,本就站不住脚,杨骏这番反驳,更是点破了其中的荒谬。

    杨骏稍缓了缓语气,又转向“议和失败”的指控,声音沉了几分:“至于臣首次出使南唐议和失败,缘由更是清清楚楚——当时南唐国主李璟表面称臣,暗地里却不愿割让江北十四州,还偷偷调兵加固寿州城防,摆出一副顽抗到底的架势,这才让和谈破裂。陶翰林却说‘因一篇文章导致议和失败’,这岂不是颠倒时序、凭空捏造?”

    “臣出使南唐期间,不仅有随行侍从见证,所有与南唐君臣的交涉文书,也早已上交枢密院。若官家不信,可即刻下旨彻查这些人、这些卷宗,看臣是否有过半句逾矩之言、半件可疑之事!”

    说完,杨骏直起身,脊背挺得笔直,神色坦荡地立在殿中,任满朝目光落在身上,没有半分躲闪。殿内再次陷入寂静,陶谷被他连番反问驳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竟找不出一句能反驳的话,只能僵在原地,显得格外窘迫。

    郭荣听着杨骏的辩驳,缓缓点了点头,显然对这番条理清晰的解释颇为认同,刚要开口定调,却见陶谷突然又直起身,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发颤:“官家!慢着!若杨将军说臣是牵强附会,那臣倒要问问——南唐六殿下的未过门夫人,为何会出现在你杨府之中?”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响。群臣瞬间哗然,连郭荣都皱起了眉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杨骏。

    杨骏听到这话,脸色骤然一沉,眼底闪过一丝冷厉——陶谷竟连周娥皇的身份都查了出来,还敢在朝堂上公然发难,分明是不顾半分旧情,要置他于死地!他深吸一口气,非但没有慌乱,反而向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破釜沉舟的凌厉:“官家!既然陶侍郎要撕破脸问话,那臣也有一事要问他,还请官家容臣直言!”

    得到郭荣默许的眼神,杨骏转向陶谷,声音清亮得满殿皆闻:“臣在南唐出使时,曾听闻一首《春光好》,词云:‘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陶侍郎,这首词,你该不会忘了吧?”

    陶谷脸色猛地一白,身体晃了晃。

    杨骏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道:“臣还听闻,当时南唐有位歌妓名唤秦弱兰,奉韩相公之命,扮作驿卒之女,穿旧衣、插竹钗,每日在馆驿中洒扫庭院,只为接近你陶侍郎。而你,竟真的被她引诱,还亲手写下这首《春光好》相赠,可有此事?”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冥顽 全民星海时代 疲惫社畜被邪神养了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漪梦玉檀深 演员模拟器从0开始 学者综合症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