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疯狂(第2/4页)
作者:糖醋人
这些马车大多是从长江码头卸货下来的运输车,水泥路在运送货物时的优势非常明显。
坚实的路面一旦马车启动,凭借惯性,拉车的马匹几乎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轻松拉动车辆。
不像其他路面,由于地面下沉,惯性被损耗,马匹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用力拖拽。
随着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水泥路上的马车越跑越欢。
许多人对在整块巨石上跑马或驾车的新奇感非常好奇。
尤其是看到报纸后赶来的那些人,望着眼前这条宛如巨大石板的道路,惊叹不已。
随着围观人群的增多,马车川流不息,随之而来的麻烦也随之而来。
水泥路上,马车加速容易,减速却更麻烦。
不像别的路面,马匹一旦停止拉动,马车便会因惯性逐渐停下。
但在水泥路上可不一样,一旦提速,仅靠后轮与地面的摩擦,短时间内根本停不下来。
加上现场有些混乱,不可避免地,一场古代版的车祸发生了。
乾清宫内,朱瞻基正处理当日的政务,与往常一样,三杨处理后再由他审核。
这过程简单轻松,并不算复杂。
既确保政务处理无误,又不至于让内阁权力过大,还能让他从繁琐的事务中脱身。
此时,朱瞻基正在阅读几份关于北伐的奏章,北伐的各项准备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月,大部分物资已筹备妥当。
原计划这些准备工作应在明年春天前完成,之所以提前了这么多时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今年户部资金充裕。
大量银两的支出,效果立竿见影。
相比原来春天前筹备物资,如今提前了一两个月左右。
不仅如此,与最初规划相比,此次户部筹备的物资显然更为充足。
这是征北大将军即位以来,进行得最为富足的一次战役。
然而随之而来的困扰是,征北大将军对目前这种小规模行动已不满足,前几天刚将一份提议增兵的诏书送回了应天。
“太孙殿下,此事宜缓不宜急。
眼下正值年关,若此时大规模增兵,势必会抽调众多壮劳动力,到了开春时节,必定会影响来年的春耕。”
尽管金忠康复了,但他如今专注*组建工作,兵部事务依旧由杨士奇处理。
事实上,有识之士早已看出,除非出现意外,否则杨士奇只需一道来自朱棣的圣旨,就能正式成为兵部尚书。
因此,这份增兵诏书送达后,杨士奇自然率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杨大人,此言差矣!”
杨士奇话音刚落,兵部左侍郎卢渊便站出来表示反对:
“一方面,被征调的壮劳动力均属军户;另一方面,北伐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残元势力尚未彻底清除,瓦剌、鞑靼皆为心腹大患。
所谓除恶务尽,若此时不将残元势力彻底铲除,难道还要留给日后,任其发展壮大,直至边境隐患不断,如此,我大明如何能有长久安宁?百姓又怎能安心耕种?”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