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非议(第2/4页)
作者:糖醋人
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待会我会让工部调派几位制铁工匠过来,到时候你们再与他们商议,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若需费用,只管知会我。”
话毕,朱瞻基转向昨日带工匠前来的太监,唤道:
“昌盛!”
太监昌盛原本在一旁候着,听见朱瞻基召唤,忙快步上前行礼道:“奴才在。”
朱瞻基郑重其事地说道:“此地以后归我专用,权且交由你打理。
你需要调配几名太监与仆妇,专门照料那些工匠的日常生活。
凡工匠所需,都该尽力满足,若遇难决之事,可直报于我。
我也不会时常巡查此处,若见工匠受委屈、遭苦难,唯你是问!”
昌盛听罢,先是一怔,欲言又止,见朱瞻基面色坚决,忙道:“奴才领命!”
工匠们闻声齐齐俯身谢道:“多谢殿下关怀!”
“好。”
朱瞻基摆摆手,笑着继续说道:“火器革新一事,全靠诸位。
如今北征在即,若能在战前完成研制,我会亲奏圣上,为诸位请功。”
工匠们精神一振,再次拜谢:“多谢殿下!”
“不必客气。”
朱瞻基又道:“刚才赵准提及,我朝火器现有弊病颇多,其中尤以某点最为关键。
诸位务必设法解决:一者消弭燃放时的烟尘;二者提升威力;再者优化其他方面,使火器更适于实战。”
“殿下放心,我等定全力以赴!”
赵准等人连忙应诺。
……
路上,朱瞻基心中满是对强军理念的执着:火力为尊,口径为王,射程为道。
他幻想着朱棣回京后,自己便可彻底卸下监国重任。
到那时,他将不再操心琐事,可率幼军游历四方,或随郑和船队远赴欧陆,扼杀所谓文艺复兴于萌芽。
亦或是装备机枪,提前数世纪将草原人变为能歌善舞的族群……
今日对南京而言意义非凡。
南京首条水泥路宣告落成。
从仪凤门通往长江码头的水泥路修建迅速,在周忱以建筑公司名义招募众多民工后,仅耗时两日便初具规模。
后续只需进行养护及细节完善即可。
大约十几天后,经建筑公司勘查,这条路的水泥路面已满足基本通行条件。
十二月二十三日,这是建筑公司向工部提交工程的最后期限。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