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窝蜂(第2/4页)
作者:糖醋人
“你的想法可真不少!”
朱瞻基轻笑一声,见孙若微满脸的怀疑,便又耸了耸肩说:“好,就算是我在试探你,我就怕将来哪天让你给睡了,结果你半夜起来把我脖子抹了,这总该信了吧?”
“你……”
孙若微原本得意的表情顿时消散,小脸涨得通红,瞪着朱瞻基,也不多想,握紧拳头就扑了过去:
“我现在就割了你的脖子!”
……
唐朝末期,*已经现身于战场。
宋初,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献上了火箭之法,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的喷射型火器“火箭”
的诞生。
到大明时,火器已广泛应用于战场。
从北宋以竹制的突*开始,到元朝改为金属制成的火铳,这一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五六百年。
火器的名称在这段时间也不断演变,从最初的木质到后来的金属,从喷射形式转变为射击形式,如今大多数火器都被称为火铳。
洪武年间,明朝的火器发展达到顶峰,军队中开始普遍配备火器。
各地卫所按照编制,有十分之一会装备火铳,水军的每艘海运船上则配置碗口铳四门、*二十支、火攻箭和神机箭各二十支。
到了永乐年间,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队“神机营”
成立,成为最早专注于使用火器的部队。
可以说,直至此时,大明的火器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顶尖地位,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对此,朱瞻基最为钦佩的并非亲手创立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队的祖父朱棣。
而是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不得不承认,在许多事情上,这位太爷爷的眼光远超常人。
特别是在对火器的重视程度上,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明初火器能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与他密不可分。
无论是手持的火铳,洪武将军炮,还是后来的各种水雷、地雷,几乎都受到他的影响。
但有些事却不得不说令人遗憾。
无论是*的发明,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式火器,以及各种水雷、地雷、火炮,最初都诞生于华夏大地。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些发明被他人拿来*,轰开了自己的国门。
这件事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庆幸的是,时间还来得及,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从未缺少过创新的能力。”
原纪纲府邸前,朱瞻基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看着昔日气势非凡的宅院如今已成为他的别院,朱瞻基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感慨。
二十名从军械局调来的工匠早已得知朱瞻基将至,马车刚停下,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迎上前施礼道: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