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章

作者:困冬忆M
  “不成!孩儿绝不相让除非父皇收回成命否则……否则孩儿宁死也难从命。”
  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继续的朱标急切道。
  "否则怎么样?要谋逆造反吗?来啊朕就站在这里等着你这个太子爷反!”
  朱元璋怒声道。
  听闻此言朱标慌忙摆手。
  "绝无此事!孩儿怎会存此悖逆之念!儿决无二心啊!”
  看着自己焦急而又真诚解释的太子。
  朱元璋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欣慰的是自己的接班人选尚属可靠;却不满的是太子还是缺乏果断气魄啊。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自己老朱终究没有变成那些前朝昏君的样子,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太子并未一心只想早日登上皇位。
  但心中也有不快。
  身为大明的皇太子,朱标肩上担负着未来的江山社稷与天下苍生,可他却对权力毫无欲望。
  只是这种性格自己也不是第一天知道。
  说了无数次的话,等了许久的转变,最终还是一场空。
  如今朱元璋已懒得再劝说他。
  "既然不想争权,那就给咱让开!”
  然而朱标脖子一梗说道:“不,父皇今日若不撤销封朱英为天策上将、一字并肩王的决定,儿臣绝不让步。”
  这一句话气得朱元璋直指着他的鼻子,胸膛起伏不已。
  其实他也明白朱标的顾虑,并知晓这全是为了朱家与大明着想。
  毕竟现在朱英才十七岁!
  这次如果因灭国之功真的受封天策上将、一字并肩王,就意味着站到了文臣武将之巅,大明宗室勋贵之首。
  纵观历史,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这样的人物。
  最关键的是——他才十七岁!要是现在都得到这样的封号,日后怎么办?
  若是再立下功劳,难道要把皇位禅让给他朱英不成?毕竟也姓朱。
  对于朱标心中的担忧,朱元璋是完全了解的。
  但正因为如此,他就更加愤怒了——你朱标居然防备的是自己亲生儿子,朱家嫡长孙?
  按理他本来就是未来朱家的继承者,现在你去提防属于他的东西?
  好吧,退一步讲。
  就算你朱标还没认出朱英是你的亲生儿子,这也是让朱元璋最为恼火的一点。
  自己的亲生儿子认不出来?还要去防范他?担心以后会有不轨之心?简直离谱至极。
  世上可能也只有像朱标这样的父亲了吧?
  越想越生气,尤其看着朱标梗着脖子非要让自己妥协的样子,朱元璋顿时怒火攻心。
  二话不说一脚踹出。
  "嘭!”
  朱标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踢翻在地,“哎哟”
  一声响起。
  随后朱元璋居高临下冷哼一声,“什么东西。”
  一挥袖便迈过倒在地上的儿子离开了大殿。
  望着父皇离去的背影消失,朱标呆呆地坐在地上不禁自言自语道:“疯了,老头子绝对疯了。
  到底谁才是他的亲儿子啊?”
  一边抬头看向华丽的殿梁一边带着哭腔喊:“娘啊,您看见了吗?我多不容易!这个太子当得太苦太累了。
  您为什么就离开我了。
  您走后父皇都没人管教了,看吧,完全不像个皇帝该有的样子。
  嗯,英小子是您亲手带大的,父皇宠爱我能理解。
  之前封天策侯我也认了。
  但现在还要封什么天策上将、一字并肩王,这不是宠爱是偏宠!娘啊,儿臣该怎么办?劝不住,也拦不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回至武英殿。
  朱元璋负手在殿内来回踱步,想到这些愈发火冒三丈。
  本来是想把好消息告诉自己儿子,告诉朱英那小子的父亲。
  这可是平定一国的大功劳,还俘虏了别国的君主、宰相和众多官员,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
  朱标作为朱英的亲生父亲,虽然他对这种血脉联系并不知情。
  但即使这样也没关系,毕竟朱标现在也算是朱英名义上的养父。
  可没想到的是,朱标不仅没有因此高兴,反而对自己亲生儿子开始警惕了起来。
  "真是气死我了!咱们老朱家向来精明能干,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
  话越说越气,朱元璋猛然拿起身旁的一个花瓶,狠狠地砸在地上。
  "砰!"
  “啊!可把我气坏了,简直是气坏我了!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太不像话了!”
  “嘭!”
  听到殿内皇帝震耳欲聋的怒吼声,殿外的太监和侍卫全都吓得发抖。
  侍卫还好一点,朱元璋一般不会拿他们撒气,顶多心里有些害怕...
  可那些太监就没那么幸运了,洪武皇帝根本没把这群太监当人看,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每当洪武皇帝情绪不佳,就会有不少太监倒霉。
  不用追溯太久远的事,就说去年孝慈高皇后去世那晚,还有一次朱元璋跟朱英争吵的时候。
  那时不少太监惨死,甚至有些人被朱元璋亲自用宝剑在奉天殿里刺死。
  如今朱元璋又暴跳如雷,殿外的太监立刻想起那些血淋淋的画面。
  他们吓得魂飞魄散,双腿直抖,面无血色。
  "砰!"
  又有一个花瓶摔在地上碎裂的声音,所有人身体又是一震。
  随即,众人看见朱元璋一脸愤怒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手握出鞘的天子宝剑大步走出。
  "陛下,陛下。”
  "求求陛下饶命!”
  “啊!”
  “都给咱死,全死光算了!”
  "快把他给咱杀掉!"
  “干爹救救我!陛下饶命啊!”
  “啊!”
  第二天清晨,
  明朝的大朝会在奉天殿与午门间的广阔玉石平台上正常举行。
  文臣武将在左右两边恭敬而立,许多人都偷偷注视着高高在上端坐于金饰宝座中的神色阴沉的朱元璋。
  昨日洪武皇帝持剑亲自杀死十余名太监的事情已经迅速传遍众臣。
  导致大家忐忑不安,今日前来参加朝会的人大多抱着可能会被杀头的心理准备。
  但从朱元璋的神情来看,虽心情不佳,似乎并无杀人之意。
  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理由,令他昨天突然大发雷霆。
  上方,朱标的身侧穿着明黄蟒袍静静地站着。
  他也时不时悄悄打量自己的父皇。
  他知道为何朱元璋昨日发怒。
  对于这种情况他只能暗自烦恼。
  好在朱元璋仅将火气撒到太监身上,屠戮完之后,怒气也基本平息了。
  唉...
  每想到母亲离去之后,朱元璋每次发怒时的杀伐之意愈发浓烈。
  朱标内心深处不由叹息一声:
  母亲啊,你真的走得太早了。
  没有了你的约束,父皇就如同脱鞘的天子利剑,越来越嗜血了,孩儿实在难以应付啊...
  殿内氛围略显诡异,静得出奇。
  朱元璋与朱标伫立高位,无声无息。
  而下方的百官因二人寂静,亦皆沉默不言。
  如此过了一阵。
  朱元璋方才缓缓出声:“三日前征东军已然攻克高丽都城开京,且大败北元骑兵。”
  “是役,天策侯先攻破开京城池,俘获高丽君主,统兵击溃其西路大军,并与魏国公合力击败北元铁骑,功绩当居首位、最为卓著。”
  “待天策侯凯旋归朝之时,诸卿需前往应天城外百里之地跪迎。”
  此言一出。
  不论左方武将还是右方文臣,无不愕然驻足。
  能得百官亲迎之荣者几何?依照祖制,当今大明境内怕也唯有三人享有此等殊荣。
  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已故孝慈高皇后马秀英,及今上皇太子朱标。
  这二人一为君王,下跪自合礼数;一位乃国母,拜跪亦遵法度。
  除却此三者之外,即便贵如藩王者,亦无如此资格教这些朝廷骨干伏首。
  然而此刻,朱元璋竟命众人为天策侯朱英班师而设跪迎之仪。
  于礼法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严重冒犯。
  于是待惊愕稍定。
  右边群臣中有数十人相继跨步出列,于御道前躬身而跪,朗声道:
  “臣等斗胆,请陛下取消成命!”
  其中礼部尚书吴良更是五体投地。
  "启禀陛下,虽天策侯有灭敌建业之殊功,嘉赏固然必要,然此百官跪接之事确与礼法相悖。”
  “职掌礼部之臣绝不愿目睹如此违制之举行于今日。”
  “请陛下明鉴,速撤成令!”
  话音刚落,吴良再次叩拜不止。
  其余未动的众多文官受此激励,也随之来到吴良之后,纷纷下跪同声高呼:
  “恳请圣上收回诏命!”
  声音回荡在殿内。
  朱标立于宝座之侧,目睹这一场景。
  心中暗叹父皇必然龙颜大怒,却也深知若是此刻自己出面调解,那些以吴良为首的文臣怕也不会善罢甘休。
  而父皇心中的火恐怕更盛,届时再被算上次责骂可就得不偿失了。
  索性退后两步,抬眼望向东方渐起的红日:真是美丽的清晨呢!
  而殿下的那些官员本期望皇太子朱标能在此时挺身而出,为大家承受一些圣上的雷霆震怒。
  谁知朱标这般选择避开视线的动作落入眼中,瞬间浇熄所有希望。
  你这般逃避的姿态,着实让人难以相信呀?
  可惜,即便他们期盼着皇太子能有所行动。
  也得先问过朱元璋允不允许不是吗?
  那天色初亮之时,朱元璋面露严肃,目光却转向正在静观日出的儿子朱标身上。
  心中暗想:这小子装得倒挺像回事儿,还想逃?没门!
  "太子!"
  此时的朱标完全沉浸在旭日东升的美好之中,丝毫未察觉老父呼唤。
  眼看着红彤彤的日头将天边映得火红,朱标不禁暗赞:真美!
  这一幕落入朱元璋眼中,愈发令他恼火。
  站在一旁的郑有伦见状,急忙低声提醒道:"殿下,陛下唤您呢。
  "
  "啊?哦!"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你来时盛夏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遇见月光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