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打一场现代化战争有多烧钱?答案惊呆古人!(第5/8页)
作者:只喝白水
大汉武帝位面。
老年刘彻看着高空巨幕,微微点头。
他非常赞同眼前巨幕视频的观点。
打仗,确实是非常费钱。
这一点,在他的大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有着直观的体现。
他派名将卫青、霍去病几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基本打垮了匈奴,解决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但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大汉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每一次出击匈奴,都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与物资。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这三代皇帝积攒下来的雄厚家底,被他耗费一空。
本朝的财富,也消耗巨大,对天下百姓造成了巨大负担,令百姓们怨声载道。
最后,他甚至不得不写下《轮台罪己诏》,以此向天下百姓承认自己的过失。
“后世的一场战争,到底能有多费钱呢?”
刘彻觉得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此时的感受,与刘彻不太一样。
或者说,李世民对于打仗花钱这一点,没有刘彻那么深的领悟。
至于原因,很简单。
虽然他的大唐打仗频率极高,可以说是“三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
但是呢,大唐的军费开支,还真不高。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这一兵制相对而言是比较省钱的。
在府兵制下,府兵的身份是农民,平常耕种土地,农闲时参加训练,战争爆发时从军打仗。
朝廷不但不用负担常规军队的日常训练和后勤保障费用,而且连士兵使用的武器装备,国家都不管,需要士兵自己准备。
这样的模式,自然能够减少很多朝廷的军费开支。
其二、大唐有一种独特的打仗模式,那便是“借兵”。
所谓的“借兵”,就是在军事行动中,大唐出一部分军队,然后邀请很多游牧民族出兵一起参与行动。
而这些游牧民族军队出征的开支费用,大唐是不管的。
只是打赢之后,会让这些游牧民族军队分享战争利益。
那要是打不赢呢?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