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华夏延续数千年的一场思想战争!古人震惊!(第6/9页)
作者:只喝白水
“确实是如此。”
大唐太宗位面,李世民微微颌首。
眼前巨幕视频之中所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他在实际统治大唐之时,便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随着国力不断增强,大唐不断对外开疆拓土,地盘越来越大。
但疆域的不断扩张,就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难题。
比如安西都护府,就距离中央朝廷所在的长安极远,两地之间的信息传递极为不方便。
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耗费许多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朝廷不可能充分掌握安西都护府的实际情况,更别说插手管理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赖当地官员的自觉管理。
至于管理得好不好,如果地方上有心隐瞒,中央朝廷几乎是无从得知的。
管理安西都护府已经如此之难,就别说更远的地方了。
李世民觉得,如果大唐疆域进一步扩张,管理难度将会倍增。
或者说,中央朝廷就压根没法去管理这些地方,最后只会沦为名义上的领土。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在李世民人生的最后两年,大唐攻灭薛延陀,设置瀚海都督府等六个都督府,其辖境相当于今天蒙古国全境以及毛熊国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及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围地区。
后来,大唐在这六个都督府的基础上,设立安北都护府,名义上统领整个漠北。
但事实上,大唐在这一区域实行的是羁縻统治,也就是从法理上来说属于唐朝领土,并不被大唐实际统治。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太远了,信息传递困难,大唐根本做不到有效管理,只能要个名头。
话说回来。
李世民认可“单一国家统治疆域存在能够统治的上限”这一事实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后世龙国的汽车、高铁、飞机等神奇交通工具,以及那个可以跨域空间传递信息的长条子。
如果大唐有这些神物,还会存在疆域管理上限吗?
李世民觉得,应该是不存在的。
别的不说,就后世的飞机,两个时辰便能飞行几千里。
大唐疆域再大,也能在一天之内赶到!
…………
【因此,在商周两朝,就算天子国和诸侯国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实力差距,但还是只能采取分封的模式。】
【也就天子将国土分给其他诸侯,各诸侯国独立自治,以此来降低管理上的压力。】
【想让列国实行自治,就要保留他们的军权、行政权以及土地管理权。】
【可是,保留这些权限又避免不了诸侯割据的隐患。】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