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2/7页)
作者:只喝白水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对刘备也是心生佩服之意。
刘备能在拼搏奋斗十几年依旧一事无成且年龄不小的情况下,依旧有着旺盛的斗志,想要建功立业,证明其确实不是一般人。
其最后能成为一方势力之主,绝对不是侥幸所得。
由此。
很多人生不顺的古人很受触动。
他们本来因为各种打击,心中有了自暴自弃的意思,觉得就这么草草的过完一生也不错。
但此刻,看到刘备的例子之后,他们心中的想法开始转变了。
刘备在发家之前的十几年间,遭遇各种挫折打击都没有放弃,最后获得了成功。
那他们要是也坚持拼搏,最后是不是也能摆脱不顺,做成一番成就呢?
一些古人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
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看到这里,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他们老刘家这个名为刘备的后世子孙,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能识人用人,能拉拢民心,又意志坚韧,这样的人,最后能做出一番成就,也就不奇怪了。
难怪有这么多后世之人会认可刘备。
“确实不凡!”
刘彻再度称赞了一句。
但紧接着,刘彻突然想到了前面那个关于他们刘汉皇族的视频的内容,不禁脸色微变。
这个刘备,不一定是他们老刘家的后裔啊!
……
【而此时的诸葛亮同学也正在草庐中感叹,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他也在等待,人生燃烧的机会。】
【公元207年,第三次前入隆中的刘备,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卧龙先生。】
【于是,47岁的汉左将军宜城亭侯皇叔领豫州牧刘备,向着眼前这个一无官职,二无实绩的27岁布衣,剖白了自己的心迹。】
【要知道,早在刘备知道隆中有位卧龙之前,孔明在心里,就认定此生追随刘备了。】
弹幕评论飞出:
“不对吧,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吗?怎么是诸葛亮事先认定刘备呢?”
“回复——就是,诸葛亮《出师表》里面都写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回复——《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记录的也是刘备去请了三次。”
“回复——额,其实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魏国史官编写的史书《魏略》中,记录的是‘亮乃北行见备’,也就是诸葛亮是上门自荐的。”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