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舆论的力量太强大了(第2/5页)
作者:ZeroCool章
即使靠银价和粮价稳住贬值,其他商品呢?
难保不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严重的。
因为旧币防伪不佳,连大明朝廷自己都无法分辨哪些是官方印制的,哪些是假造的!
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真要大规模回收旧币,到底能回收多少假币,只有老天知道了。
通过严酷的律法震慑造假之人,朱允熥其实并不看好这种做法的效果。
在巨大利益诱惑下,置之不理才是最优选择。
毕竟,明朝政府对于旧式宝钞,不过是象征性地折价回收,甚至任其自生自灭。
不缺这一次的机会。
只要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新币,旧币自然会被遗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旧币信用受损严重,实际流通范围并不广。
大部分民众手中根本无此币种,即便放任不管,影响也有限,尚在掌控之中。
除了新币发行顺利外,令朱允熥意外的是大明银行的表现。
大明银行的发展远超预期,仅一个月余,已在金陵设立十余家分部。
其总存款额竟高达三千七百万两白银,且每日递增,屡创高峰。
《大明日报》中的宣传内容功不可没。
朴实的百姓深信那些报道。
一旦有人尝试,众人便会跟随。
往往只需一个示范,后续便会迅速跟进。
起初无人敢动,但有人试水后,便形成连锁效应。
最终,在金陵掀起一波争相开户的浪潮。
想到这里,朱允熥不禁嘴角上扬。
转念一想,这本就在情理之中。
晚清时票号与钱庄赢得信任并非难事,否则也不会诞生诸多巨富。
大明银行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远胜清末的票号与钱庄,储户资金更加安全。
借助《大明日报》,其宣传效果更是高出百倍不止。
诸多对朱允熥心怀不满的官员及政敌,在推动大明银行与发行新钞的过程中,意外地未设置过多阻碍。
细思之下,这亦属常理。
这些人早已认定新钞绝无可能成功,只盼着看吴王出丑。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