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诚意伯”(第5/5页)
作者:艾比兔子吉
一边重用他,一边又刻意打压。
否则以刘伯温对大明的贡献,不至于现在还只是小小的诚意伯。
不过不管朱元璋承认与否,刘伯温在朝中的影响力确实无人能及。
刘伯温的身体一向欠佳,早前因操劳过度再次病倒。
为免他过于劳累,朱元璋便下令让他回家静养一段时间。
然而今日,看到刘伯温突然出现在朝堂上,朱元璋心中不免增添了几分重视。
“传诚意伯入殿!”
很快,那位朱楠记忆中颇具儒雅风范的老者,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入了大殿。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见此情形,全都敛声屏气,不敢有丝毫轻浮之态。
这皆源于刘伯温的威仪过人。
在官员们眼中,刘伯温是个严正不阿、以身作则的人。
他对朝廷上下从不容忍偏袒,并且对皇帝也敢于直言,即便有所冲撞也毫不畏惧。
就连朱棣听到“诚意伯”
的称号时也稍显惊讶。
毕竟,刘伯温在明初可算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在民间声望极佳,即便是在后世也有着众多传闻。
广为人知的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或者“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
朱楠与刘伯温接触不多,对他的印象也仅停留在温文尔雅的老者之上。
传说中的那种高大全形象似乎跟真实的刘伯温并无多大关联。
朱元璋虽将刘伯温称为夫子,却与宋濂、李善长这些人关系不同,他心里隐隐有些排斥刘伯温。
也许因为觉得刘伯温骨子里带有一股士大夫的清高,似乎并不认同这位布衣出身的皇帝。
然而他又不能不重视刘伯温的才学,所以既想重用又常加以制衡。
即便如此,不管朱元璋本人是否承认,刘伯温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却是无可替代。
当下,面对朱元璋问及为何带病入朝的问题,刘伯温淡淡一笑,说:“老臣若不来,恐陛下将失去一位优秀的儿子,大明也将错失一位贤德的皇子。”
这一番话使得朱元璋目光一凝,意识到刘伯温居然是为其子朱标而来。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