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结局

作者:会谈恋爱的猪猪
  京都饭店的宴会厅里红绸高悬,今天是寰宇集团成立五周年的庆典。
  林染染穿着一身月白色西装套裙,胸前别着珍珠胸针,跟纪君骁并肩接受众人祝贺。
  “恭喜纪总。”
  “恭喜林总。”
  谁能想到,寰宇集团刚成立五年,便已然成为国内的龙头集团。
  林染染觉得这一路走来,挺顺利的。
  当然了,也吃过很多苦。
  不过,全都挺过来了。
  昨晚,她记起了前世之事。
  原来,她一直都是林染染。
  前世她很后悔,自杀之前她许下心愿,若有来世,她一定不会辜负纪君骁。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垂怜她,居然让她重活一世。
  还好,这一世,纪君骁一直在等她。
  "染染,在想什么?"
  休息片刻,纪君骁搂住了她,温热的手掌覆在她腰间。
  林染染笑着看向他,"刚才看到广西来的合作商,突然想起巴马的油茶该榨新油了。"
  纪君骁低笑,凑近她耳边:"村长昨天刚来电说今年茶果收成比去年翻了番。"
  林染染道:“看来我培养的技术员都很厉害。”
  “那是,我媳妇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很厉害。”
  她只需要动动嘴,便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来。
  她每天都带给他新鲜感,因为你永远都猜不透,她明天又能折腾出什么新鲜玩意来。
  林染染笑,“明天下午的董事会,那个乡村振兴计划可以执行了。"
  纪君骁:“听媳妇的。”
  这时,穿着军装的纪君战大步流星走来,"大哥大嫂,刚接到军区电话,说广西那边想跟咱们合作建军民共建医院,我看正好能跟大嫂的计划接上。"
  林染染:“这感情好呀。”
  纪君瑶紧随其后,一身干练的黑色职业装,手里还拿着文件夹:"三哥刚把巴马县的土地规划资料发过来了,我初步看了下,建学校和卫生院的地块手续没问题,就是得跟当地教育局和卫生局再对接细节。"
  作为国内顶尖律所的合伙人,纪君瑶总能把复杂的事情捋得清清楚楚。
  纪君骁:“辛苦小妹了,你们大嫂这些天为了振兴乡村的计划,总熬夜,都不理我。”
  纪君瑶笑:“大哥大嫂真恩爱。”
  林染染:“过两天回村一趟,好久都没有回去了。”
  几天后。
  所略乡蜿蜒的公路上,一辆吉普车正艰难地爬坡。
  车窗外,路边的野花开得正盛。
  林染染摇下车窗,熟悉的泥土气息混着草木清香涌进来,让她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林书记,纪大哥,你们回来了!”杨大牛开着车冲他们咧嘴笑,他比几年前壮实了不少,他跟杨敏结婚两年有了一对儿女,如今村里的鱼塘是他在承包。
  "村长让我每天在路口瞅着,说你们这礼拜准到。"
  最近一年实在是太忙了,林染染跟纪君骁大半年没有回村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忘记村里,该给村里的福利,一样都没少。
  "大牛,你这开车技术越来越溜了。"林染染笑着递给他一瓶橘子汽水,"大家可都好?"
  "好着呐,拖您的福,现在大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是狗蛋娘前阵子上山采草药摔了,村里的卫生所治不了,她骂骂咧咧的,最后还是送到县城才好的。"
  林染染能想像到狗蛋娘当时有多生气。
  她肯定在指责村里的医疗落后吧?
  “这么多年了,她还是老样子。”
  “可不是。”
  车子转过一道弯,远远望见村口的大榕树下聚着一群人。
  车还没停稳,狗蛋娘就拄着拐杖跑过来,激动得像看到自己的亲爹似的。
  "林书记回来了!我的好书记哟!"她一把抓住林染染的手,哭了,"可把您盼回来了!"
  "婶子,您慢点。"林染染赶紧扶住她,"这腿,还疼吗?"
  "早不疼了!"狗蛋娘抹了把眼泪,"就是想着,要是村里有个像样的医院,也不用遭那罪。"
  杨正宇村长从人群里挤出来,他头发白了不少,腰杆却依旧挺直:"林书记,欢迎回家。"
  林染染笑道:“村长,我早就不是书记了。”
  “不,不,在我们心中,你永远是所略1队的书记啊。这个,给你。”
  杨村长将手里红布包着的东西递给林染染。
  "这是?"林染染看着他递过来的包裹。
  "孩子们听说你回来,连夜画的画。"
  林染染打开红布,里面是几十张蜡笔画,有画着教学楼的,有画着听诊器的,最上面一张画着个穿西装的女人,旁边写着"林书记是仙女"。
  林染染的眼眶热了,她抬头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坳:"杨村长,咱们先去看看准备建学校和卫生院的地方吧。"
  一行人往村西头走,路过前年林染染改造的医疗培训室。
  斑驳的墙壁上,"救死扶伤"四个红漆字还依稀可见。
  林染染停下脚步,想起前年在这里和村民们一起熬药膏的日子。
  "这里打算改成村史馆。"杨村长解释道,"大家伙儿说,得让后人知道是谁让咱们过上好日子的。"
  林染染笑:"是大家伙儿自己努力的结果。对了,我这次带了几位专家,明天就开始勘测选址。瑶瑶已经联系好了设计院,教学楼要抗震的,卫生院要按二级标准建。"
  "啥?二级标准?"大牛娘凑过来,将刚煮的土鸡蛋递给林染染,"那得花老多钱吧?"
  "钱的事不用操心。"林染染笑着接过鸡蛋,"寰宇集团成立了专项基金,另外我们家四弟联系的军区医院会派医生过来常驻,还会培训咱们自己的医护人员。"
  纪君骁刚去回了个电话回来。
  "染染,考察团的专家们明天到。"
  众人大喜。
  “太好了,我们村越来越好了。”
  纪君骁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画,"这是......"
  "孩子们的心意。"林染染笑着说。
  纪君骁翻看那些画,忽然指着一张画着地球仪的画:"这个地球仪画得不错,比去年你带的那个还精致。"
  "那是,现在学校里的教具都是你们捐赠的最新款,孩子们很感激你们。"杨大明无比骄傲,"上次君勇哥来教孩子们军训,还带了天文望远镜呢!"
  众人聊得很开心。
  第二天勘测队到了,村里更加热闹了。
  纪君善带来的农业专家们钻进茶油林,纪君瑶带着律师团队在村委会核对土地文件,纪君战则和军区派来的军医们勘察卫生院的选址。
  林染染和纪君骁在研究设计图纸:左边是学校的设计图,右边是卫生院的规划图。
  深夜,两人还在灯下研究。
  "教学楼的采光角度再调整一下,这边的窗户可以再大些。"林染染用铅笔在图纸上标记,"孩子们早读的时候能晒到太阳。"
  纪君骁亲她:"明天跟我去趟县城吧,地区专员想见见你。"
  "见我?"林染染抬头,"不是说好了让三弟去谈合作协议吗?"
  "专员说,想听听你这个'巴马女儿'的想法。"纪君骁握住她的手,"他还提到,想把巴马的长寿文化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问咱们有没有兴趣参与。"
  林染染眼睛一亮:"我正想这事呢!上次整理那些老照片,发现好多壮族文化和瑶族文化的素材可以用。对了,我还联系了省博物馆的专家,他们说愿意来帮咱们这边的古籍。"
  第二天一早,两人去了县城。
  专员办公室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等着他们,他是地区的老领导,当年林染染刚开始搞医疗培训时,他还亲自来看过。
  "林同志,几年不见,你们小两口可是把寰宇办得风生水起。"老领导握着她的手,"听说你要在家乡建学校建医院,我代表乡亲们谢谢你!"
  "老领导您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染染递上项目计划书,"关于旅游开发,我有个想法,能不能把壮、瑶族文化体验和康养结合起来?比如建一些民俗客栈,让游客体验采茶油、做养生茶的过程。"
  老领导点点头:"这个主意好!我们正在申报国家级长寿之乡,要是能把文化旅游搞起来,乡亲们的日子就更有奔头了。"
  从专员办公室出来,林染染特意去了县人民医院。
  前几年她亲自培训的赤脚医生里,有几位已经成了这里的骨干。
  看到他们穿着白大褂熟练地给病人诊治,林染染觉得格外欣慰。
  "林总,您看,这是您当年教我们认的草药图谱,我们都翻烂好几本了。"
  一位医生拿出个笔记本,里面贴着各种草药标本。
  这时,妇产科的医生们全都跑出来了,外科的医生们也全都跑出来了。
  “林总——”
  大伙都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有些医生甚至激动得哭出声来。
  就连已经退休的周院长跟孙医生也赶来了。
  林染染拿出很多医书捐给县医院。
  "我给你们带了很多医书,大部分是我自己写的,里面有很多适合咱们当地的养生方子,你们好好研究研究。"
  医生们激动地传看着典籍,其中一位医生说道:"林总,有了这个,咱们县的医药研究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林染染又抽空去看黄县长一家,韦婉琴都已经生三胎了。
  林染染给她留了很多养生的药。
  回到村里时,夕阳正染红了西边的天空。
  林染染站在山坡上,看着乡亲们在茶油林里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片土地正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回应着每一个爱它的人。
  学校和卫生院的奠基仪式定在春分那天。
  纪家一家人都来了,纪君勇穿着迷彩服,带着军区文工团的战士们来表演节目;纪君善则带来了农业科技展的展板,向村民们介绍最新的茶油种植技术;纪君瑶忙着和施工队签订安全协议;纪君战则指挥着战士们帮忙搭建主席台。
  林染染穿着壮族的传统服饰,藏青色的土布上绣着精致的壮锦纹样,那是狗蛋娘连夜为她缝制的。
  "染染,你穿这身真好看。"狗蛋娘帮她系好腰带,"跟当年刚到村里时一样美。"
  "婶子,没想到当初连绣花都不会绣的您手艺居然这么好。"林染染笑着说,"等学校建好了,咱们开个刺绣班,让您当老师。"
  狗蛋娘道:“婶子这都是受了您的影响,努力鞭笞自己呀。”
  奠基仪式开始了,杨村长首先发言。
  他攥着发言稿的手微微颤抖:"十年前,娃们凑不齐课本,生病靠土办法,连饭都吃不饱。林书记来了才一点点变好,她是大恩人啊!如今托林总和寰宇集团的福,新学校、新医院要建起来了......"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台下乡亲们都红了眼眶。
  纪君骁上台讲话:"父老乡亲们,纪家祖训'富贵不忘本,得志当益民'。染染嫁入纪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福气,更让我们懂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从今天起,寰宇每年拿利润的百分之五投给乡村,直到娃们都能上大学,老人们安享晚年!"
  台下掌声雷动,乡亲们激动呼喊:"谢谢纪总!谢谢林总!谢谢寰宇集团!"
  林染染接过话筒:"父老乡亲们,当年我们全家来此,承蒙各位关照。我们一起哭过笑过,从没放弃梦想——咱们吃得苦中苦,方换来如今的甜。现在我又回来了,想和大家一起建设家乡:我们的学校既要教知识,也要传播我们的家乡文化;医院既要治病,也要推养生之道。我相信,再过十年,巴马定会成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文化之乡!"
  她的话音刚落,锣鼓声就响了起来。
  大伙唱起了山歌,跳起了扁担舞和铜鼓舞。
  孩子们举着鲜花围绕着奠基石奔跑。
  纪君骁走到林染染身边,递给她一把铁锹:"准备好了吗,纪太太?"
  林染染接过铁锹,和纪君骁一起,将第一捧土撒在奠基石上。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笑脸上。
  仪式结束后,乡亲们杀猪宰羊,热情地招待着众人。
  "这菜就是林总说的巴马养生油茶烧出来的?"有专家问。
  "没错,多吃茶油,对身体好。"林染染解释。
  "真香!比京都大饭店烧的菜都好吃。"
  众人都笑了起来。
  纪君善趁机说:"大哥大嫂,我打算在村里建个茶油加工厂,采用最新的压榨技术,还能保留传统风味。"
  林染染:“这感情好呀。”
  "我已经联系好了销路。"纪君瑶接着说,"京都的各大商场都愿意上架咱们的巴马茶油。"
  纪君战放下筷子:"我跟军区后勤处也打过招呼了,以后他们的食用油就从咱们这儿采购。"
  纪父看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欣慰地笑了:"好啊,咱们纪家就该这样,拧成一股绳,把好事办好。"
  林染染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感觉很幸运,幸好这一世,她改变了命运。
  她悄悄对纪君骁说:"老公,谢谢你。"
  纪君骁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傻瓜,该说谢谢的是我。"
  这时,五个疯批大佬把孩子们带回来了。
  “爱徒,偷偷回家乡怎么不跟师父们打招呼?”
  “爸,妈——”
  “爷爷,奶奶——”
  “叔叔,姑姑——”
  众人大喜,拼命冲过去想要抱住四个孩子。
  可惜几个娃全都闪开了。
  “男女授受不亲,请大家自重。”
  众人:“……”
  娃成熟过头,实在是不好玩。
  三年后的秋天,巴马县迎来了第一批研学旅行的学生。
  他们在新建的教学楼里上课,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做实验,在村史馆里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
  林染染和纪君骁特意回来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
  看着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林染染想起当年那个只有几间土房的村小,眼眶不禁湿润了。
  "林总,您看!"杨大明指着教学楼的墙壁,"这是孩子们画的百米长卷,叫《我的家乡》。"
  林染染走近一看,画卷上有巍峨的山峰,清澈的河流,金黄的茶油林,还有穿着民族服饰的乡亲们。
  最显眼的位置,画着一个穿西装的女人和一个男人,正和孩子们一起种树。
  "这是......"
  "孩子们说,这是林总和纪总。"杨大明笑着说,"他们说,是你们让家乡变得这么美。"
  这时,卫生院传来好消息,军区派来的专家团队成功为一位老人做了白内障手术。
  老人重见光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新建的茶油加工厂。
  "林总,你看这机器多先进!"老人摸着崭新的生产线,激动地说,"当年咱们榨油靠人力,现在按个按钮就行,真是不敢想啊!"
  林染染笑着说:"大爷,以后咱们的茶油还要卖到国外去呢。"
  "真的?"老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是真的。"纪君善走过来说,"我已经和外商签订了合同,下个月第一批出口的茶油就要装船了。"
  说话间,纪君瑶带着几位外国游客过来了。
  "这些是来考察康养项目的投资商。"她介绍道,"他们对咱们的医药养生很感兴趣。"
  外国游客们好奇地看着茶油加工厂,听着翻译介绍巴马的长寿文化。
  其中一位竖起大拇指:"这里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傍晚时分,林染染和纪君骁沿着河边散步。
  夕阳西下,把河水染成了金色。远处的山坡上,茶油林郁郁葱葱;近处的村庄里,新盖的小楼错落有致。
  "还记得当年我在这里教孩子们画画吗?"林染染停下脚步,"那时候用的是自制的颜料,现在学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了。"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你带着村民们爬山采艰难草药,"纪君骁握住她的手,"那时候山路难走,现在都修了水泥路了。"
  两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幸福和欣慰。
  这时,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声,那是去年林染染教他们唱的国歌,歌声清澈嘹亮,在山谷间回荡。
  "老公,你说,咱们是不是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林染染靠在丈夫肩上。
  "是。"纪君骁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而且,这件事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月光升起时,村里的文化广场上热闹起来。
  瑶族同胞们跳起了铜鼓舞,壮族同胞们唱起了山歌跳起了九莲灯花手舞,游客们也跟着学起来。
  林染染看到狗蛋娘正在教外国游客织中国结,大牛娘则在给孩子们讲壮族和瑶族的传说。
  纪家人也加入了欢乐的人群。
  纪君勇和战士们比起了摔跤,纪君善在给村民们讲解新的种植技术,纪君瑶在和村干部讨论下一步的旅游规划,纪君战则在给孩子们讲国防知识。
  纪父和纪母坐在长椅上,看着这热闹的景象,脸上满是笑容。
  林染染忽然明白,所谓幸福,就是看着自己爱的人幸福;所谓成功,就是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在想什么?"纪君骁搂着她。
  "在想,这里的星星真亮。"林染染抬头望着夜空,"比京都的亮多了。"
  "那以后我们常回来。"纪君骁拥紧她,"把寰宇的总部搬到这儿来都可以。"
  林染染笑着捶了他一下:"别胡闹。不过,我们可以建个寰宇康养中心,让更多人来这里感受这里的美好。"
  "好主意。"纪君骁点头,"就这么定了。"
  夜风吹过,带来茶油花的清香。
  远处的歌声、笑声、鼓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首关于希望、关于爱、关于家乡的赞歌。
  又是十年过去,巴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和旅游胜地。
  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这里体验壮瑶文化,感受养生魅力。
  寰宇集团援建的学校已经培养出了上百名大学生,卫生院也升级成了县级医院,茶油产业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2000年春节,林染染和纪君骁带着孩子们回乡下过年。
  车子刚到村口,就看到杨村长带着乡亲们在路边等候。
  他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精神矍铄,手里还捧着一个红布包。
  "染染,君骁,欢迎回家!"杨村长把红布包递给林染染,"这是村里的一点心意。"
  林染染打开一看,是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贴满了这些年巴马变化的照片:从土房到小楼,从羊肠小道到柏油马路,从简陋的教室到现代化的学校......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岁月的变迁。
  "谢谢大家。"林染染抚摸着相册,眼眶湿润了。
  "应该我们谢谢你才对。"狗蛋娘拄着拐杖走过来说,"现在我家狗蛋都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专门给人看病,都是托你的福。"
  "婶子,那是狗蛋自己努力的结果。"林染染笑着说,"对了,我这次回来带了些专家,想看看能不能帮家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好了!"
  春节期间,村里举行了盛大的文化节。
  林染染看着孩子们穿着传统服饰跳着舞蹈,看着老人们在台上唱山歌,忽然觉得,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大年初三,纪家人和乡亲们一起在新建的文化中心举行了一场座谈会。
  纪父已经八十岁了,但思路依然清晰:"染染,老大,你们做得很好。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继续努力,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爸说得对。"纪君骁点点头,"我和染染商量好了,打算在县里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本地的专业人才。"
  "我已经联系好了教育部的专家。"纪君瑶补充道,"他们很支持这个项目,说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试点。"
  "我会让军区医院和学院合作,建一个实训基地。"纪君战说。
  "农业方面,我们打算引进有机种植技术,提高茶油的品质。"纪君善说。
  "我来负责招生和就业指导。"纪君勇笑着说,"保证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林染染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建设美好的明天。
  座谈会结束后,林染染和纪君骁独自来到当年的奠基之地。
  如今这里已经矗立起宏伟的教学楼和医院大楼,孩子们的笑声和鸟儿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老公,你说,等我们老了,就在这里住下来好不好?"林染染靠在他的肩上。
  "好啊。"纪君骁握住她的手,"我们可以种一片茶油林,养几只鸡,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到时候,我们就坐在门口晒太阳,看着孙子们上学,看着老人们散步,多好。"林染染笑着说。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林染染知道,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有担当,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而她和纪家人,会继续在这里播种希望,收获幸福,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
  陈修远捏着血压计气囊的手猛地一抖,水银柱“啪”地撞碎在听诊器托盘上。
  面前的纪墨海正踮着脚够解剖图,三岁的小身板裹着白大褂像只偷穿大人衣服的小企鹅,手里还举着半截用橡皮泥捏的“手术刀”,奶声奶气地喊:“陈爷爷,这个肺叶橡皮泥要加红色,您昨天说动脉血是红的!”
  隔壁李明辉的诊室正传出惊天动地的响动。
  林墨晏把人体骨骼模型拆得七零八落,用钓鱼线将股骨和桡骨绑成了个奇怪的十字形,举着往李明辉眼前送:“李爷爷快看!我发明的会拐弯的腿!”
  老教授气得胡子直颤,刚要开口训斥,就见小家伙“哎哟”一声坐在地上,原来脚边堆着的注射器被踩得滚了一地,针头全用橡皮膏细心粘了软木塞——这是昨天赵慧敏教的安全操作,此刻倒成了绊倒自己的“罪证”。
  赵慧敏的妇产科示教室更是一片狼藉。
  纪墨河把产妇模型的肚子剖开,塞进了五块积木当“多胞胎”,还煞有介事地用红墨水在床单上画了朵花:“赵奶奶说生孩子要流血,像花朵一样漂亮。”
  老太太捂着心口去抢模型,却被躲在教具柜后的林墨清拽住白大褂下摆,小丫头举着本产科图谱,指着宫外孕示意图问:“这个宝宝迷路了吗?要不要给它画个地图?”
  陈立新刚把心脏模型摆好,转头就发现纪墨海正用听诊器给实验用的兔子“诊脉”,嘴里还念念有词:“心率 120,有点快哦,是不是怕打针?”
  兔子被吓得蹬翻了生理盐水瓶,蓝色消毒液溅了老教授一裤子。
  张伟杰想演示缝合技术,线团却被林墨晏缠在了输液架上,四小只围着架子转圈圈,把手术器械包扯得像朵盛开的白菊花。
  最让大佬们崩溃的是午餐时间。
  纪墨河把胡萝卜切成药片形状,逼着陈修远“服药”;林墨清用紫菜给赵慧敏“包扎”手指,说她刚才拿教具太辛苦;纪墨海和林墨晏竟把听诊器当电话,一个喊“手术室吗?送只橡皮泥心脏过来”,一个应“收到,附带四颗跳跳糖当瓣膜”。
  看着满地狼藉和笑得东倒西歪的四小只,五位德高望重的医学权威第一次集体失语,只能互相递个眼神——这哪是培养接班人,分明是来了四个拆家小阎王。
  (完)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你来时盛夏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遇见月光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