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3/6页)
作者:饭卡
“对我来说,那件事跟发生在昨天没有区别。”他苦笑了一下,“她躺在血泊中,腿边挂着一截肠子模样的东西,从此我再也不能碰动物内脏和血制品。”
宝珠闭上眼睛叹了口气。母亲过世时她才十岁,当日产房中的景象已逐渐模糊,但对过目不忘的李元瑛而言,一切往事的细节都历历在目。记忆太好有时候是种缺陷,身体的伤能愈合,心里的伤却总是敞着口子。
“趁这个机会,我也有件事想跟阿兄聊聊,关于元忆。从他出生起,除了祭祀那种必须碰面的场合,你总是避免与他相见。回宫后,也从没有主动提起过他。我明白你因为阿娘过世对元忆心存芥蒂,但那不是他的罪责,婴儿孕育诞生时,没人跟他们商量过。”
李元瑛指尖摩挲茶盏,没有正面回应,只淡淡地道:“他虽然幼年失恃,但有你保护,比咱们俩运气都好。”
宝珠没有办法。母亲去世后,李元瑛出阁离宫,与弟弟很少见面,没有培养感情的机会。她只得问:“今日究竟有什么事要与我商量?”
“与其说是商量,不如说是一些新的发现,需得告知你。”李元瑛顿了顿,声音陡然沉下来,“是关于当年那件事。”
听他语气凝重,不祥的预感瞬间漫上心头,宝珠道:“你说。”
“回到长安,忙完最紧要的事,我前些日子终于闲下来,抽空重新查验阿娘去世的情报。哪怕证据已经被刻意破坏,宫中留下的线索总归更多。
这些年来,她的亲信女官已经被先帝收拾干净了,旁观证人也陆续失踪。但细细梳理过掖庭局的宫人档案,我发现当时在产房中的人,仍有一人活着。”
宝珠一惊,猛地坐直身子:“还有人活着?!那人是谁,看到了什么?!”
李元瑛道:“她名叫常兰芳,在掖庭担任供灯女工。因为年轻时在宫外当过多年接生稳婆,后妃生产时总会被叫去帮忙。她的姓名不在蓬莱殿宫人账簿上,也不在女医档案中,这大概是她幸免于难的原因之一。
其二:在阿娘过世后一个月,常兰芳的儿子牛秀在义武镇幕府谋得奏记一职。常氏年满六十,牛秀恳求放母亲出宫,以便儿女赡养尽孝。宫里本就鼓励孝道,又嫌老妪干不动重活,很快便准了。
当时大清洗刚拉开帷幕,常兰芳提前出宫,意外得以活命,一无所知欢欢喜喜跟着出息的儿子赴任去了。”
宝珠喃喃道:“她是稳婆,当日必定近距离接触过阿娘。你是怎么查到这个证人的?”
李元瑛道:“我翻遍所有档案,母亲难产过世,没有人得到赏赐。但在元忆出生前,有一个皇子、两名公主活产,赏赐财帛的记录上都有常兰芳的名字。我推测此人很可能参与过接生,去信一问,果然如此。我立刻派人将她接到宫中,详细询问。”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