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成功!

作者:贝才
    三月,文化站那栋略显陈旧的苏式小楼里,因为全军文艺汇演的任务而格外忙碌。木质窗框漆色斑驳,墙上还挂着几位老艺术家的黑白照片,阳光透过磨砂玻璃,在打了蜡的木质地板投下朦胧的光晕。

    向暖的办公室在二楼尽头,房间里弥漫着旧书、油墨和淡淡樟脑丸的气味。她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节目单和各地报送上来的录像带。一台“长城”0520电脑嗡嗡作响,屏幕上显示着初步的节目流程,旁边还放着手写的修改意见。通讯主要依靠墙那部老式拨盘电话,以及需要到一楼通讯员那里才能发送的传真。

    接下总策划重任的向暖,感到了久违的压力,也激发了她内心深处被家庭生活暂时掩埋的专业热情。她穿着素雅的毛衣和长裤,齐肩短发用最普通的黑色发卡别在耳后,整个人清瘦却目光坚定。

    “小向,这次汇演意义重大,要突出我们军队的特色,也要有时代气息,反映新时期官兵的精神风貌。”文化站的老站长,一位鬓角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的老同志,语重心长地交代。

    “站长,您放心,我一定尽全力。”向暖郑重承诺。她深知,在九十年代初期,这样大规模的全军汇演,是展示各军区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凝聚军心士气的重要平台。

    最初的挑战是节目遴选和创意构思。各军区、兵种报送来的节目录像带堆积如山,内容多以传统的大合唱、队列舞蹈和军乐演奏为主,虽然气势恢宏,但形式上略显单一,缺乏新意。向暖带着文化站的几位年轻干事,一连几天泡在放映室里,反复观看这些录像,记录亮点,也思考着如何突破。

    “李干事,你觉得这个边防部队的‘冰上舞蹈’创意怎么样?虽然动作还不够娴熟,但题材很独特,反映了戍边官兵的艰苦与乐观。”向暖指着屏幕上那些在模拟冰面上滑行、身着厚重冬装的战士,询问身边一位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年轻女孩。

    “向姐,想法是好的,但艺术表现力还差一些,服装和灯光也跟不上。”李干事快人快语。

    “嗯,记下来,作为重点打磨的备选。我们需要一些这样有生活气息、有兵味的原创节目。”向暖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次汇演的主题:“钢铁长城,时代风采”。

    创意构思阶段,向暖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深夜,孩子们睡下后,她还在书房里翻阅《解放军文艺》、《歌曲》等杂志,寻找灵感。宋聿会默默给她端来一杯热牛奶,或者把台灯的光线调得更亮一些,无声地支持着她。

    一个周末,她带着文化站的骨干们去基层连队采风。在侦察兵的训练场,她看到战士们矫健的身影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在通信连,她听到女兵们清脆利落的口令和值班时专注的神情;在炊事班,她感受到那种默默奉献、保障有力的后勤精神。这些鲜活的一线见闻,极大地丰富了她的创作思路。

    回到文化站,她召集创作团队开会。会议室的黑板上写满了她的构思。“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歌颂上,”向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目光扫过在场的同事,“要深入挖掘我们官兵内心的情感,他们的牺牲奉献,他们的家国情怀,还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提出了几个大胆的创意:一是将传统的军体拳与现代舞蹈元素结合,创作一个反映士兵日常训练、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群舞《砺剑》,展现单兵作战到协同配合的过程。二是以一个边防哨所的“夫妻哨”为原型,创作一个小品《雪山上的并蒂莲》,讲述一对军人夫妻长年坚守在生命禁区,彼此扶持、为国戍边的感人故事,着重刻画他们细腻的情感世界。三是改编一首流传在工程兵部队的劳动号子,融入摇滚元素和磅礴的合唱,打造一个气势恢宏的混声表演唱《打通昆仑》,展现工程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迈气概。四是挖掘军队内部的文艺人才,比如那个会弹古典吉他的排长,让他创作并演唱一首反映当代军人内心独白的歌曲《我的绿军装》。

    这些想法,在当时的文化站看来,有些“前卫”,甚至“冒险”。传统的歌舞升平节目保险,但难以出彩;而创新,则意味着可能失败,可能不被认可。

    “小向,想法是好的,但是不是太……文艺了?当兵的要那么细腻的感情干什么?”一位老资格的干事提出了疑问。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你来时盛夏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遇见月光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