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先锋就位,子龙博望设火网
作者:老僧伏枥
“就依思诚之计!”刘备拍板决定,“孔明先生,即刻将此细节修书告知魏延,让他务必严格执行!”
“遵命!”诸葛亮立刻开始写信。
解决了引火和点火的细节,接下来是伏兵的具体配合问题。
关羽、张飞、赵云三将,分守不同位置,何时进攻,如何呼应,如何避免误伤,都需要详细的约定。
诸葛亮提出,以火光为号,辅以号角。
上风火起,关羽部先动,截断后路;然后两侧火起,张飞部冲击中军;
待敌军向预设出口突围时,赵云部与刘备亲率的援军(届时将从新野赶来)合力围歼。
诸葛彦补充道:“除了火光和号角,还需约定一些简单的旗帜信号。比如,红旗举,则全军进攻;
“白旗举,则暂缓进攻或收拢队形;黄旗举,则向指定方向集结。以防烟雾太大,看不清火光,或号角声被嘈杂声掩盖。”
“善!”诸葛亮采纳了这个建议,“便依此约定信号。”
此外,诸葛彦还提醒道:“博望坡多树木,火势一起,烟雾必然很大。我军将士需提前准备一些湿布或湿毛巾,捂口鼻,以防烟熏。战马也需提前适应烟雾环境,可在训练时故意制造一些烟雾,让马匹习惯。”
这个细节,连诸葛亮都未曾想到。他闻言,不禁对诸葛彦更加佩服:“思诚考虑之周密,连这点都想到了,实在难得!此乃保命之举,必须照办!”
于是,诸葛亮再次修书,将旗帜信号、防烟措施等细节一并告知前线各将领。
随着各项细节的逐一敲定,火烧博望坡的计划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精妙和致命之处。
参与谋划的众将官,看着诸葛彦年纪轻轻,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如此精准、细致、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建议,心中的震惊和佩服,已经无以复加。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