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返京
作者:虾蟹
北风卷地,大雪纷飞。
转眼间,已是嘉靖三十六年。
临近年关,这座北地边城非但没有因严寒而萧索,反而处处蒸腾着一股滚烫的活力。
大批银子涌入这个小城,不仅工匠商人受益,连带普通人都喝到了点汤汤水水。
往年冬天,街面上除了巡逻的兵卒,便只剩下缩着脖子赶路的零星行人。可今年不同了。长街之上,积雪被踩得结实,店铺的幌子在风雪中招展,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透出明亮的灯火。市集里更是人头攒动,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铜钱清脆的碰撞声,汇成了一曲喜悦的合奏。
“爹,我要那个!那个孙猴子的糖画!”一个被父亲扛在肩上的男娃,指着不远处的小摊,兴奋地叫嚷。
“好,买!”当爹的毫不犹豫,爽朗地应着。他看着儿子因为一块糖画就乐得手舞足蹈的模样,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往年这个时候,一家人还在为过冬的口粮发愁,哪敢这么想?如今他在船坞里做工,工钱一天一结,兜里揣着沉甸甸的铜钱,腰杆都挺得笔直。
布庄里,一个妇人正仔细摩挲着一匹靛蓝色的棉布,那料子厚实又绵软。她咬咬牙,对老板说:“老板,给我扯上一匹!给当家的和娃儿一人做身新衣裳过年!”她的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满足和骄傲。以往一件衣裳老大穿了给老二,缝缝补补又三年,今年,终于能让全家都穿上新的了。
街边的食铺里,几个刚下工的汉子围着一口热气腾腾的铜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们谈论着工坊里的趣闻,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说到高兴处,便举碗相碰,发出“当”的一声脆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辛勞过后的踏实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只要城外军营的号角还在吹,城里工坊的炉火还在烧,这好日子就不会断。
城外,厚厚的雪地里,军营连绵。苍凉雄浑的号角声穿透风雪,准时响起。兵士们呵气成冰,仍在雪地里操练,吼声震天。他们的存在,是这座城市繁荣的基石,也是百姓心中最可靠的“定心丸”。
铁厂的捶打声,军营的号角声,市集的欢笑声,三种截然不同却又无比和谐的声音,谱写出吉林新城独有的新年序曲。对于这里的每一个人而言,这个新年不仅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更是一个崭新而充满希望的开始。他们相信,这好日子,才刚刚开了个头。
而在松花江畔,那几根沉睡了数月的巨大铁桦木,也终于迎来了它们的远行之日。
杨旗一身锦绣官袍,外罩一件厚实的貂皮大氅,站在江边,亲自督导着皇木的装运。
数千名劳工用巨大的木架当作起重,将那几根巨木弄到了船上。
随着杨旗一声令下,号子声响彻云霄,这支前所未有的庞大运输队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