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9/12页)
作者:~author~
“均田免赋”是李自成造反时的口号。
历朝历代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大多都有“均田”举措。
但这种举措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农民,而是统治阶层想要收取更多赋税。
明末的“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思想的一次重大进步。
虽然这一政治纲领未能得以实现,但依旧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秦念只说均田不说免赋,是因为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免赋,只能算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时过于超前。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在均田上更进一步: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但在赋税制度上同样过于超前,一切财物归公,走的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
秦念突然想到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生于嘉庆十八年,按甲方给的人设,理论上秦念甚至能见到幼年的洪秀全。
【朱元璋:定是百姓活不下去,方有此言。】
朱元璋已经明白,想方设法阻止百姓起义并没有意义。
倘若百姓活不下去,再怎么设防也无济于事。
大明亡国不在于农民起义,而在于朝廷治政无能,致使民不聊生。
朱元璋只叹“起义军中没有刘邦这样能够整合各方势力的政治家,让异族入关捡了漏”。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