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8/10页)
作者:~author~
无论皇帝是否是明君,当土地兼并严重到一定程度,社稷之亡就已无法挽回。
没有天幕,无地的流民与隐户必然极易受到地方豪强的操纵。
自己是声誉榜名列前九的开国之君,三年后推行度田令,尚且遭遇“群盗并起”。
西汉末年若想度田,必将举步维艰,甚至可以说绝无可能。
只需等到一次契机,或是天灾,或是人祸,就必然出现席卷各地的民变。
即便此时的汉帝是明君,面对如此处境,同样无力回天。
【秦念:西汉亡国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权贵豪富垄断官场,蠹虫庸官满朝。这是察举制的天然劣势,它必将走向举“贤”唯亲。而明前的科举制,由于教学资源极度不平衡,也终将步察举制后尘。】
【朱元璋:朕为防此事,只以四书五经命题试士,却使得官吏不识律算,亦是过矣。】
各朝这才明白,朱元璋不考律算并非无知,而是为了防止权贵豪富垄断官场。
但这般行径同样有大害。
明朝官员不通律算,治政能力明显不如其他各朝。
依旧是蠹虫庸官满朝。
【李世民:可见以新式科举开天下民智,方为唯一正解。】
李世民感慨良多。
当初见秦念言“让所有平民都可以入学”,他还曾觉得“此举不可为”。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