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5/10页)
作者:~author~
面对汉军远征,单于的应对是“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
即匈奴认为汉军远征必然人困马乏,以逸待劳优势在他,所以只是把辎重运到北方,精锐部队陈兵以待。
如果这个匈奴单于干脆放弃王庭,学阿鲁台一味避战,其实汉军也很难找到他。
【秦念:元朝灭亡之后,北方蒙古分裂成西瓦剌东鞑靼的布局。朱棣,你的选择是哪边强就攻打哪一方,并扶持另一方。】
【朱棣:可是有不妥?】
秦念没有直接回答鞑靼避战该怎么应对,而是突然说起他经略北虏的方式。
现在群里的常驻皇帝都了解她的说话习惯。
朱棣很快就判断出秦念对这一政策持反对态度。
【秦念:理论上这个政策没有问题,但你根本分不清孰强孰弱。阿鲁台的避战看似保存有生力量,实际上阿鲁台的威望也在奔逃中丧失,人口物资也损失巨大,鞑靼迅速衰落。】
这就是为什么秦念认为朱棣的后三次亲征哪怕没有战果,也同样起到了削弱北虏的作用。
如果向北奔逃没有损失,鞑靼又何必南下劫掠?
草原虽然广袤,但也贫瘠,北逃的鞑靼必然损失惨重。
永乐十四年时,瓦剌面对鞑靼还是全面溃败。
永乐二十年朱棣亲征鞑靼,阿鲁台北逃。
永乐二十一年鞑靼就被瓦剌打得溃逃。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