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6/11页)
作者:~author~
【秦念:朱棣,你这个二儿子,现在赐死还能死得痛快一点,也不至于连累子嗣。】
野史记载朱高煦死于铜缸炙烤,但《明史》只记录“汉王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
秦念觉得朱瞻基不像是会让叔叔死得这么难堪的皇帝,在封建时代,落这么个名声得不偿失。
加上朱瞻基时期的史实不能详说,秦念只能笼统暗示朱高煦的结局。
【秦念:朱瞻基?】
朱瞻基对朱高煦的态度也很好,但秦念怀疑这是捧杀。
“仁宗皇帝大渐,时上在南京,被召还,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猝不果。”
朱高炽病危,朱瞻基从南京回北京,朱高煦在路上设伏,因为行动仓促而没能成功。
朱瞻基即位之后,朱高煦天天向朝堂提出请求,朱瞻基全部应允,就连与朝政有关的事务,他也全部照办。
可见朱瞻基明知朱高煦心怀不轨,却对朱高煦表现得极为尊敬。
朱高煦越发狂妄自大,在朱高炽死后的第二年八月就不自量力地起兵造反。
而朱瞻基轻松平定这次造反,将朱高煦幽禁,还吓得朱高燧在次年主动放弃护卫。
几年后朱瞻基的皇位彻底稳固,就把朱高煦和他的儿子们全杀了。
显然朱瞻基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也不像他爹那么在乎名声。
【朱瞻基:……】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